看火小说 > 历史军事 > 崇祯十五年 > 第573章 粮食危机

第573章 粮食危机(1 / 1)

希望袁枢能有其父的风采,即便不能策反,只要能令沈阳的汉军旗将领有所动摇,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没有直接返回东宫,车轮辚辚,武襄左卫护卫着朱慈烺从十王街而过,继续向前。

不同于往常,今晚京师的街道上灯笼点点,到处都有光亮,灯下的行人百姓也隐隐然透着些喜气,比起年初之时的死气沉沉,感觉好了很多--不止是因为快过年了,且明天就是小年,更因为建虏大军被太子殿下击退了,这一个年,不用提心吊胆了。

朱慈烺微有欣慰,不过很快的,他脸色就凝重了起来。

因为一个大问题正等着他。

粮食。

虽然是限人限量,但贫苦百姓实在是太多了,京惠商行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尤其是最近两天,每日清晨,不到开门时间,京惠粮行的两间门店就已经被堵的水泄不通,不说粮食,光是维持的人手就需要相当的数量,赵敬之紧急采取措施,从购粮的百姓中选出一些精壮年,以工代赈,允他们每日可以多购买一些粮米,以维持现场秩序。

而相比于秩序,粮仓里的粮米渐渐减少,进入腊月之后,运河冰封,无法继续从南方运粮,才是赵敬之最担心的事情。

一旦京惠商行没有了粮食可卖,愤怒的百姓说不定会有过激之举。

赵敬之焦虑万分,不得不向太子求援,朱慈烺也深知事情的重大,在回京的路上,他最担心的并不是建虏去而复返,或者攻击密云长城,而是京惠粮行出乱子,一旦京惠粮行乱了,不但京师受损,就是河南的赈灾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觐见父皇,从自己紫禁城离开之后,他第一要务就是赶往京惠粮行。

已经是夜晚,但京惠粮行前面的街道依然是人山人海,有粮行伙计敲着铜锣,大声吆喝,说今日卖粮已经结束,请百姓们明日再来,但却依然不能驱散排队的人群,很多没有买到粮食的老弱,哀求卖一点粮给他们,哭喊中,很多人都跪下了,京惠商行的伙计竭力劝阻,但扶起这个,却又倒下那个……

“参见殿下~~”

在京惠粮行对面街道的牌坊下,朱慈烺披着红色的大氅,负手站在街边,远望对面街道的百姓,脸上满是忧愁。赵敬之得到通知,急急赶到,向他见礼。两个多月没见,赵敬之又苍老了许多,须发更白,腰也驼了,虽然表情很平静,但不经意中,眼神深处却依然会闪过老来丧子的悲痛。

朱慈烺心中满是歉意,双手扶起赵敬之,目视他的眼,诚诚道:“辛苦了……”

赵敬之眼眶登时就红了:“臣……”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朱慈烺执着他的手,一边安慰,一边问起粮行的最新状况。

听完赵敬之所讲,朱慈烺脸色更加凝重,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京惠粮行的余粮已经不足三日了,三日后没粮,京惠粮行就不得不关闭,届时,必然会有一场排山倒海的大风暴扑向京惠商行,他想要通过京惠商行竖立商业典范,稳定京师粮价的目标,就会遭遇重大挫折。更不用说,没有了京惠商行的搅局,其他粮商就会肆无忌惮,借着年前的几天,将粮价推向高点。在河南赈灾,山西地震,各地歉收的情况下,京师粮价的高涨会有相当的示范作用,北方地区的粮价,恐怕会有一波大涨幅,对于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穷苦百姓来说,粮价每上涨一成,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家破人亡。

这是朱慈烺不能接受的。

他必须稳住粮价。

其实,对于平价卖粮,可能会遭到百姓疯枪,粮行难以支持的情况,赵敬之并非没有预料。当八月份,京惠粮行开张之时,他就提出这个忧虑,认为略低于市价可以,但不宜太低,不然各处百姓蜂拥而来,时间长了,粮行会支持不住。

朱慈烺知道赵敬之所说是对的,不过赵敬之考虑的是商业和京惠商行的长久,但他考虑的是军国和百姓的生计,考虑不同,策略也不同,所以他坚持平价卖粮,甚至稍微亏一点也没有关系,为的就是抑制京师的粮价。

赵敬之照做了。

在太子的安排下,他和佛郎机人,红毛人做粮米生意,又接了两批郑芝龙从琉球买来的粮,这些粮食先到福建,再海运到天津。福建广东的海运之路更是一直没有停,将南方的粮米源源不断的运来,直到隆冬,天津近海冰冻才停下。赵敬之在京畿储备了大批粮食,就是为了防备年关初春可能会遇上的粮食危机,原本应该能支撑过的,但建虏入塞打乱了他的计划,很多京畿周边的百姓都逃进了京师,几天之间,京师就增加了三四十万的人口,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穷苦的百姓,买不起高价粮,京惠粮行的平价粮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也因为如此,京惠商行的余粮在这一月之内消耗巨大,很快就见了底。

赵敬之焦急万分,不得不告知太子殿下。

京畿地区的粮价和米市,本是顺天府,户部和内阁的责任,京惠商行一直平价放粮,对京畿地区民心的稳定,百姓的困苦,有莫大的帮助,当京惠商行遇上困难时,顺天府应该主动提供帮助,奈何大明的官僚体系到了明末,已经变得因循守旧且运转不灵了,很多官员都怕事,不敢做事,多做多错,不做不错,从最基层的县官一直到内阁的阁员,莫不如此。

虽然顺天府尹周堪庚对京惠商行和太子的关系心知肚明,平常他对京惠商行也颇有照顾,但是面对京惠商行逐渐见底的粮仓,他却也无能无力。或者说,他明哲保身,不想为京惠商行担负太多的责任。

如此,朱慈烺只能亲自来解决。

“殿下也不用太过忧虑,从明日以后,晚开一个时辰,早收一个时辰,虽然是三天粮,臣以为,坚持五天不成问题,而五天之后就是腊月二十七,稍微一拖延,就到除夕了。”赵敬之道。

“除夕以后呢?”朱慈烺脸色凝重:“更何况,开春之后才是一年之后最缺粮的时候,如果现在都顶不住,初春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赵敬之拱手道:“回殿下,臣已经联络京师的粮商,准备用一年十分利向他们借粮,不需要多,只需要能借到四万石,今年的危机就可以渡过。”

“他们会同意吗?”朱慈烺问。

“臣正在努力。”

虽然京惠粮行的粮仓已经见底,但京师并非没有粮,其他粮商的粮仓基本都是满的,自从赵敬之这个外来者,杀入“粮界”之后,其他大小粮商的生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因此,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大小粮商都联合起来,想要将赵敬之这个“搅局者”置之于死地,不过经过小伯公李国祯之事,所有人都知道,赵敬之身后有一个巨大的靠山,那就是当今的东宫,未来的皇帝。从那时起,粮商们便受到了惊吓,偃旗息鼓,再不敢找赵敬之的麻烦了,粮米不过是一趣÷阁生意,犯不着为了几个铜钱惹怒东宫,以至于搭上自己的性命。

虽然是不找京惠粮行的麻烦了,但并不表示他们不恨京惠粮行,更不表示他们会配合京惠商行的平价策略,眼见京惠粮行每日人山人海,就算有一座粮山,也迟早会被半空,大小粮商都是幸灾乐祸,恨不得京惠粮行明天就没有了粮食,百姓们一怒砸了京惠粮行,那么接下来,京师的粮价就是他们说了算了。

因此,大小粮商根本不愿意搭理赵敬之,赵敬之虽然努力想要从他们手中借粮,但到现在一无所获--这些情况,萧汉俊在每三天一次的情报汇集中,清楚的报告给了朱慈烺,所以朱慈烺知道,赵敬之想要用个人的诚意打动京师的粮商,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京师粮商不敢和京惠商行硬抗,但隔岸观火,看京惠商行倒霉却是他们所有人的心愿,因此赵敬之根本不可能从他们手中借到粮。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缓缓道:“借粮之事我来处理,明日卖粮的时间绝对不能缩减,要照常进行。至于粮食,最迟后天,一定会有粮米送到京惠粮行。”

“殿下,”赵敬之拱手,焦急的道:“如今运河已封,天津外海也已经是冰冻,您又如何运粮?”

朱慈烺淡淡一笑:“放心,粮食会有的。”

……

从京惠商行离开,朱慈烺返回太子府。太子府前,红红绿绿的官员站成两排,詹事府所属在詹事黄道周和右庶子马世奇的带领下,正在太子府正门前恭迎太子,从下午到现在,已经两个多时辰了,很多人都已经站不住,但队伍最前列的黄道周和马世奇依然挺胸抬头,刚直如剑。

远远看见,朱慈烺微微皱起了眉头,平常之时,他对黄道周等人颇有容忍,因为这些人虽然没有什么经学致用的实际才能,但却都是清廉的正人君子,最后也都为大明殉节,是大明的忠臣,朱慈烺对他们尊敬是应该的。但今日,在京惠粮行面临重大危急,火烧眉毛,京师可能会陷入一场粮食危机之下,朱慈烺实在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力和他们周旋,在他们面前露出尊敬的笑容了。

“本宫累了,你们都回去吧。”

不过基本的礼仪朱慈烺没有忘,他下了马车,向黄道周微微点头,然后冷冰冰地道:“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殿下……”黄道周等了一下午,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和劝谏之言,眼见皇太子回来,他又怎么能忍到明日?不等皇太子说完,他就一撩袍角,跪在地上,朝皇太子行礼:“臣今日来,不为打搅殿下,但有一句话,臣不得不说。”

朱慈烺忍着性子,按着脾气:“先生请讲。”

“从古自今,储君都以养德为第一要务……”黄道周慷慨而言,但他刚说到一半,忽然发现,站在面前的皇太子忽然不见了,惊异之中,却见皇太子板着脸,一甩袍袖,已经向太子府的偏门走去--若是具体的建议,朱慈烺倒也可以忍着性子听一下,但对这些虚大空之言,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他实在是没有性子听下去。

“殿下~~殿下~~”黄道周跪行,想要追上皇太子。

不止他,所有詹事府的官员都是跪倒,向皇太子高呼,希望皇太子能够留步,听他们将谏言说完,但皇太子却头也不回,径直进了太子府,只有太子身边的小太监唐亮一甩佛尘,弓着身子,满脸堆笑的对他们道:“殿下累了,诸位先生和老大人,还是明日再来吧……”

黄道周不理唐亮,只是望着皇太子消失在府门口的身影,哭拜道:“殿下,你是国本,千乘之躯,切轻入虎狼之地,万一变生不测,则家国两误,悔之不及啊~~~我皇明更有祖训,储君虽可参政,但绝不能擅权,殿下不经过陛下和朝堂,就私放祖泽润……”

后面的话,朱慈烺已经听不见了,因为他已经进了府门,在宫女和小太监们的跪拜中,快速向第二道门走去。

但黄道周所说,他却知道是什么意思,第一指的是他不该轻出居庸关,到宣化冒险,第二指的是他不该私放祖泽润……

唉。

朱慈烺幽幽叹口气,华夏千年的儒家,尤其是朱明理学之后,虽然培育出了一批铁骨铮铮的忠臣,但同时却带出了一些不知实务的迂腐之臣,黄道周不可谓不忠,但就明末的乱世来说,他所秉持的理想和学说,对扭转天下的乱局,毫无益处,甚至是徒增烦恼。刘宗周也一样,反倒是洪承畴这样以实际利益为第一位的贰臣,影响了天下的大局,可惜啊。现在朝中多是黄道周,却鲜有洪承畴。

进到后殿,朱慈烺顾不上沐浴更衣,立刻令道:“传萧汉俊和李纪泽来见我!”

“是。”

唐亮退去去传令。

接替唐亮的是太子府的管事太监杜勋,杜勋满脸是笑,小心伺候太子---东宫典玺田守信在山西处理晋商的脏银和赃物,又担负向河南再去运送钱粮的重担,责任重大,时至今日,尚没有回京,不过就其写来的书信来看,他在山西追缴赃银赃物的工作还算是顺利,山西巡抚蔡懋德很配合,除了各家晋商存在老家地窖里的两百万两现银,大批的田地和商铺,都已经被查封清点,初步总计下来连银子带田地差不多能有三百万两,虽然不够河南赈灾的费用,不过却能救一时之急。

最新小说: 大昏君 我被四个大佬爹爹争着宠 将军妻子凯旋而归,却身怀六甲 东宫娇宠日常 网游:永恒真理之主 我在大秦开酒楼 把李世民说急了,他想跟我一换一 梁山庄园主 重生之大收藏家 大明星竟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