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和颐公主难产,此时已经是失血过多……”
皇甫子玄一声令下:“太医院一干人等,务必保知禾母子平安,否则提着人头来见朕!”
朱太医回到产房,郑九娘正在为和颐公主接生,此时的和颐公主已经是气力不足,朱太医也以为,应当将备好的汤药呈上来给和颐公主喂下,然后再继续生产,可是九娘固执己见,让和颐公主坚持下去。
许太医怪罪郑九娘:“你这个偏执的婆娘,怕是公主这胎要毁在你手里了!”
一旁的崔姑姑怒斥许太医:“许大人,说话稳妥些,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小心你的脑袋。”
许太医瞥了一眼病榻之上的和颐公主,又看向了朱太医:“朱大人,赶紧用药吧。”
朱太医带着疑问的语气回复:“许太医,你要用什么药?”
朱太医见和颐公主难以生产,于是开了一些补血补气的药汤,用以恢复和颐公主的体力。
只是那许太医开口就要给和颐公主开顺胎的药:“和颐公主已经是体力不支,如果此时再不用药,恐怕母子性命不保!”
朱太医和郑九娘知道这位许太医,曾是太后派来的奸细。尤其是经历了灵安殿上一次的栽赃嫁祸,郑九娘根本不信任这个许太医。
而朱太医本就是宅心仁厚之人,听了许太医的话觉得倒不是没有道理,所以这才问道许太医究竟要给和颐公主用什么药。
许太医则回应:“自然是宫里娘娘们常用的催生立应散。”
催生立应散,有活血化瘀催产之功效,此药是没有问题的,得赶紧给和颐公主用药催产,可等到许太医将药呈上来的时候。
朱太医却发现了有些不对劲。
药已经呈到和颐公主的面前,只见朱太医将药碗拿起,放置自己的鼻尖,明明是催生立应散,应当是只有当归,车前子,白芍等物,可朱太医却闻到了马齿苋的香味?
朱太医仁厚,与许太医一同在太医院工作多年,深知许太医的秉性,知道这接二连三的错误不是许太医为之,而是太后娘娘在背后指使。
朱太医没有说话,只叫下人将这碗催生立应散拿下去。
容姑姑不知道情况:“朱大人,这催生立应散怎么回事?哪出了问题吗?”
朱太医没有说出许太医暗做手脚的事情,但是心里还是相当气愤的,医者父母心,不治病救人,却还处处添乱做了别人的爪牙,真是哀哉。
郑九娘见容姑姑还在担忧药汤的事情,开口说到:“先前,朱太医已经给公主服下了补气血的红枣糖水,这就够了,以草民的经验,公主的身体,实在是不适宜在用催产的汤药。现在要做的就是安心生产。”
和颐公主的情况郑九娘是在民间见的倒是不多,只不过郑九娘却也是见过的,曾经花柳巷有个孕育了双生子的小妾,怀孕期间挑衅了当家主母,被推倒在地而难产,与和颐公主的情况类似。
郑九娘可以保证那个民间身强力壮的那位母子平安,可生产凶险,寻常女子都要走一趟鬼门关,更不要说养尊处优的和颐公主了。
现在只看和颐公主自己,能不能挺过去了。
萧婕妤仍在灵安殿内等候,见内殿已经没了声音,于是进去查看情况,九娘告诉萧婕妤和颐公主体力不支,情况还尚未可知。萧婕妤想了想,走到和颐公主的面前,将和颐公主的手紧紧握住。
“知禾,你可是要做母亲的人啊,太后娘娘没有把我们打倒,你也不可以放弃......”
和颐公主抬眼看了一下,想了这段时日萧婕妤对自己的悉心照料,还有从太后手中救下自己和腹中孩儿的性命,不由得感动,只是和颐公主有心无力,只能这样告诉萧婕妤:“恐怕本宫是熬不过去了。”
和颐公主确实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料是服下了再多的补药补汤也是于事无补。
萧婕妤便问郑九娘:“九娘,情况危急,还有没有医治的方法!尽管拿来试一试。”
郑九娘倒是有一个民间的土方子,当时九娘接生的那户双生子的人家就是用了九娘这个方子才见效的。
只不过,那户人家怀孕的是家中的小妾,身份低微,命不足惜,只不过是因为运气好才得以死里逃生。
药性强烈,比许太医所开的催生立应散的药性还要强烈,效果还要明显,只是这药就连九娘自己也万万不敢用在和颐公主的身上。
“萧婕妤,倒是有种催产药效果极佳,只不过药效强烈,怕和颐公主承受不住。”郑九娘属实回答。
萧婕妤看着摊在床榻上的和颐公主,自觉无力。
萧婕妤鼓励郑九娘:“此药对别的妇人有药效对吗?”
“是,娘娘,草民曾经总用此药方救过一对双生子,产妇也幸存了下来。”
“那就用药吧。”
萧婕妤决定让郑九娘大胆医治,不管此药药效如何,是否会对知禾母子二人产生影响。此刻都必须大胆去做,而不能坐以待毙。
郑九娘此前已经将汤药准备好,而萧婕妤则决定冒个险,既然寻常女子服用此药可以死里逃生,那么知禾公主一定也可以。
郑九娘已经将药给和颐公主服下,和颐公主气血回转,体力已经被药物支撑了起来。九娘则继续接生。
皇帝也一直在灵安殿内等候。正当皇帝焦急慌乱的时候,突然传来那店一声婴儿的啼哭,清脆响亮。
和颐公主终于生了。
容姑姑立马从公主的寝殿跑出,禀告皇帝这个好消息。
“陛下。和颐公主生了一位小公子,母子平安。”
皇甫子玄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皇妹终于是平安诞下了小公子,于是下令赏了灵安殿店众人。
郑九娘和朱太医接生小公子有功,郑九娘赐黄金,朱太医则封了官职。
而和颐公主之所以能够平安诞生公子,脱不了萧婕妤的干系。
皇帝特晋升萧婕妤为萧嫔,用以慰劳萧婕妤保护和颐公主有功。
而此前,皇帝曾下旨册封了知禾公主为和颐公主,并为公主腹中的孩儿正名,假做知禾公主已经在绪州与朱太守大婚。
那么这位小公子的名分便是,朱大人的亲生子。理应由朱家抚养。
于是小公子出生没多久,便被朱家来的人给接走了,而知禾公主是先皇之女,却不便在后宫中久留。
公主生产之后,被接回自己的封地绪州。
和颐公主还在皇宫之时,抱着小公子认了萧婕妤做义母。还叫宫里的画师画了萧婕妤的画像,说是今后一定要让小公子见到萧婕妤这位义母的样子,好教导自己的儿子记住画中人,不忘萧婕妤的恩情。
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和颐公主已经诞下了小公子,太后已经无可奈何,而皇帝知道了太后娘娘曾屡次想要迫害和颐公主。与太后娘娘闹得十分不愉快,太后不愿意于自己的亲生儿子起冲突,于是以进入雨花阁吃斋念佛为由,杜绝了与宫里一众人的来往。
不久前,青鸟国将士以霍姜和郑建安为首的人已经带兵围剿了益王的叛贼,将其一网打尽。
但是益王谋反,也有西临国在从中作祟。先是蛊惑了益王,然后再是派军队支援益王的叛军。导致青鸟国皇帝与兄弟反目。
而西临国则假借着益王谋反叛逆的由头,派兵攻陷青鸟国的城池,熟悉了青鸟国的地图。
最终青鸟国兄弟残杀,血刃相见。而他西临国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此刻,西临国军队已经挑起了青鸟国民众的愤怒,前一阵子的战事已经结束,京都也渐渐恢复太平。
青鸟国与西临国的大战一触即发。
只是,青鸟国皇帝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发动与西临国的大战。
民愤渐起,青鸟国的战士们也整装旗鼓,预备进攻。
西临国向来以军事强悍著称,并且此国疆土面积不大,却总喜欢挑起四国的战争。
前不久利用益州的皇甫子全挑起了青鸟国的内乱。后面就紧接着继续在临国吴国作乱。
这吴国又与青鸟国接壤,在青鸟国的东边,西临国则在青鸟国南部。
西临国冒犯吴国境内时,恰巧与吴国的战事在青鸟国与吴国之间的边界处。
乃是青鸟国境内属地——惠疆。
皇甫子玄抓住这个机会,对此大肆渲染,声称西临国触犯了青鸟国的边界。
如此一来便有了发动大战的机会。本来紧要的战事应当由将军出面,只是自从灵疆失守之后,霍将军一直镇守灵疆,带着军队训练。
而离惠疆最近的,就是身处京都的新将郑建安。此次带兵讨伐的任务,便交到了郑建安的手中。
西临国虽小,但是在军事方面却是个不好打的铁屁股,四国之间以军事著称的国家便是西临国。
这场战事,打赢了。便是加官进爵,世代辉煌。但是如若打不赢,战场上刀剑无眼,战死沙场的将士也不是没有。
郑建安即将出征,此次出征,十分凶险。且牵动了三个女子的心。
一个是郑九娘,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郑建安不是行千里,而是征战千里,做母亲的怎么能够不担心呢?
另一个则是小秦氏。虽说小秦氏曾经被郑九娘逼迫着嫁给郑建安,还曾经嫌弃过郑健安的身体,但是小秦氏毕竟是从小和郑建安长到大的青梅。
最后一人,实际上也是最担心郑建安的人便是小郡主姝珏,姝珏在懵懂无知的年纪便遇见了郑建安。
少年不知愁滋味,小郡主从来没有体会过这样的感觉。那就是自己的心完全随郑建安牵动,说实话,姝珏小郡主其实根本不愿意让郑建安出征。
前途漫漫,生死未卜。
小郡主本想偷偷溜出府去见一面郑建安,可是皇甫子巍自从上一次小郡主在宫中误食了毒月饼以后,就再也不敢放小郡主出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