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黛和含烟动作麻利,很快一群人便收拾好了。
再平常不过的大丰常服,穿在萧明仪身上,也掩不住通身的端庄稳重。
便是不戴帷帽,也让人不敢轻易无礼冒犯。
她牵着姜桃的手,走出屋门,便看到立在屋外站的笔直的两人,正是于深和张威。
萧明仪略微打量了两人,这二人也都换了大丰常服,身姿挺拔。
她想着先前阿赛与她说的赌钱的事,便是这两人,这会儿再看两人,却是严肃刚正,全不似阿赛说的那般八卦跳脱。
她对二人微微颔首道:“有劳二位了。”
于深张威连忙抱拳作揖,道:“不敢!”
萧明仪不再说什么,拉着姜桃出了院门,一行人连忙跟上。
从马车上一下来,姜桃那双鹿眸便一直睁得圆溜溜的,连眨都不眨一下,她从小在王宫里长大,虽要什么有什么,可却从来没有上过街,更何况是大丰朝的夜市,与滇国风土人情多有不同。
看到捏面人的,姜桃要喊着萧明仪,叫姐姐,看见做糖画的,又要喊,便是她不缺那些金银珠翠,看见小贩儿的廉价珠钗,也觉得十分好看。
萧明仪不厌其烦的跟着姜桃东看看,西瞧瞧,她虽是对这些小玩意儿们不怎么感兴趣,但这般出来一趟,也是让她心中舒坦,且这会儿凉风习习,将白日里积在身上的燥热,去的一干二净。
不过逛了一会儿,便零零碎碎的买了许多东西,什么面人,糖画,九连环,竹笛……大件小件,只拿的于深和张威两手拿不过来。
张威在路上还能憋得住,这会儿却着实是忍不住了。
他端着一张苦瓜脸无奈的看着自己手里的一堆东西,便是头上,还系着两只毛绒绒的兔耳朵,十分滑稽。
“你说明明是她们买东西,怎么偏都是我们拿的啊?”
主子不拿也就算了,丫鬟也都不拿。
于深白了他一眼,道:“闭嘴!让女人拿东西,你可真有本事!”
张威一听,立即不走了,眼一瞪:“诶,你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你把你的老虎面具给我,兔耳朵戴上?”
于深理都不理张威,默默的跟着继续往前走。
萧明仪听见了,不由嘴角含笑,听得身后的远黛含烟,也是吃吃的笑,便让她二人去也拿些东西。
远黛和含烟应了声是,便折回头来要从张威和于深手里接过去一些东西。
张威抱怨归抱怨,等远黛和含烟真要从他手里拿东西的时候,他又觉得不好意思,不肯把东西递出去,连忙拒绝,引得众人又是一阵笑。
等夜市里尽逛的差不多了,萧明仪才在一个胡同里寻见一家还亮着灯的书局,她抬头看了匾额——玲珑书局。
姜桃从拿了九连环,这会儿已经解了一路了,早已睡眼朦胧,呵欠连天,她却还是不肯放下,有一下没一下的玩着。
萧明仪便吩咐张威先带姜桃回去,于深跟着她,她去书局寻些书,等将姜桃安置好了,再回来接她。
张威有些犹豫,道:“还是姜小姐回去,我与于深跟着公主为好。”
萧明仪知道两人必是得过萧明武吩咐,也不恼,只温声道:“张侍卫无须多虑,我必不肯弃姜桃而去。”
张威看着月色下,萧明仪的白色帷帽被凉风吹起一阵阵涟漪,隐隐的看的见她娴静如水的面容,他竟冷静下想了想上回公主出走的前因后果,便知萧明仪所说不假,于是又抱拳作揖道:“属下冒犯了,公主勿怪,属下这便护送姜小姐回驿站休息。”
等几人走了,萧明仪才进了书局,才发现这书局门脸虽小,从外看也是灯火昏黄,却不想进来竟是十分宽敞,各处布置的也甚是雅致,倒是担的住玲珑两字,等她再四处看看,却看到一本她从前寻了许久的范氏学志,看着书线已经有些松动。
她将将踮起脚跟把书拿下来,便听得有人道:“童儿,长龄先生传,最新一话可是到了。”
萧明仪眉头微动,看向门外。
长龄先生传?
不想荆县竟然也有人知道长龄先生传,不过她的话本,却不会再有了。
萧明仪心中如是想着,却听到先前趴在堂前昏昏欲睡的小童清脆响亮的声音。
“到了,今日刚到的!”
今日刚到?
萧明仪心中微动,不由问道:“可是到了三十二话?”
小童闻言回道:“这位小姐,三十二话,是上上个月的事了,如今三十五话了呢!”
三十五话!
怎么可能?!
萧明仪不由怔了,长龄先生传是谁写的,她在清楚不过。
三年前她写了长龄先生传,署名长龄先生,今岁三月份时她写了三十二话,交给了奉京的青缃书局。
三十三话才不过开了头,她四月初三便出了事,魂魄无依无靠两月有余,才在六月初一成了萧明仪,如今已是六月十八,话本应该早就断了才是。
怎么可能有三十五话?
是了,萧明仪手中紧紧抓着的范氏学志,忽然松了些。
她心中暗叹一口气,虽是书局,却也是要有利可图的,许是见她迟迟不给新的稿子,又不知她究竟是谁,无处寻她,便找了别人代写了也未可知。
她拿着书走到前堂,道:“竟已经是三十五话了?我长久在家中,确实不知,劳烦小哥,将三十三,三十四和三十五一并拿与我可好?”
那小童看着萧明仪戴着长长的帷帽,端庄娴雅,也知道这是哪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不知道长龄先生传出了新的话本也是正常,毕竟长龄先生一月出一次新,时间却不太定,可不知道长龄先生的规矩却是不对。
小童的脸色有些不好看,道:“这位小姐,可不要说笑了,哪里还能找的到三十三四啊,便是三十五,也是最后一本,是这位公子预定好了的!”
没了?
萧明仪忽而想起来一件事,当初她写出长龄先生第一话时,不过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这桩故事,不想后来竟然大卖,她怕书出的多了引人注意,发现是定安侯府的小姐所为,这才与青缃书局立下限量的规矩,每话只能出两百本,价钱书局来定,只所得俱要与她三七分成便是。
不曾想,竟因为这个规矩,她有一天也买不到长龄先生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