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其他类型 > 养生中国 > 第71章 用养生思维解读《论语》(公冶长第五)

第71章 用养生思维解读《论语》(公冶长第五)(1 / 1)

子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孔子谈论公治长说,可以做一个好女婿。公治长虽然坐过牢,但是不是他的罪。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治长。

这段话反映了孔子的人才观:第一不墨守成规,要有变通的能力,在不利的处境能保全自己;第二是不放大别人身上的污点,不拘一格选人才。

很少有父母会给自己女儿找一个坐过牢的人做女婿,不管是什么原因住的监狱,有地位的家庭可能要求更苛刻。孔子在鲁国也算名门望族,为女儿找个这样的女婿,也是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孔子这样说也有官方发布会的意思,向大家解释为什么选择公治长做女婿。

现代人为子女选择对象条条框框太多,甚至一些单位选择人才的条条框框也太多,文凭、年龄都是筛选条件,甚至把身高、长相都纳为选择的条件,更不要说历史上有污点了,条条框框把许多人才挡在了大门外面。

有这样两组名单,第一组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组名单: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今天的人熟悉第二组名单的比熟悉第一组名单的人多。可是在当时,第一组名单当中的人是多么辉煌显赫!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众星捧月,万人景仰——因为他们全都是大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组名单中的人物却寂寞孤独,郁郁寡欢,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因为他们全是落第的秀才。

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没有找到好的人才为国家服务是最大的损失,如果把优秀的人才推到了对立面简直就是一种灾难。唐朝的灭亡的直接原因是黄巢领导的黄巾军起义,黄巢是个落弟的举人;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的统治,促进了清政府灭亡,洪秀全也是个落弟的秀才。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文凭不是成正比,一个人的能力和他的经历倒是有很大关系。

宋代苏轼写过一篇著名的《留候论》,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英雄豪杰只有在遇到重大的灾难面前才能显示出英雄本色,平时英雄豪杰和普通人一样,灾难是检验一个人能力的最好方法。孔子也擅长用灾难来考验人才,书上没有清楚的记载,我们推测应该是公治长面对牢狱之灾的表现打动了孔子,孔子认为他是一个人才,才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谈论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担任官员;国家政治混乱,又能免遭刑罚。孔子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有的人把恃才傲物,把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发表言论当做正直,把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当做忠,把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面做出牺牲当做义,这是没有理解孔子的思想。

三国时期的祢衡是一个历史名人,祢衡和孔融两个人是老乡,孔融很欣赏祢衡的才华,向皇帝上疏推荐祢衡,还多次向曹操推赞祢衡。曹操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召他为鼓史,曹操大宴宾客,各个鼓史都要换上鼓史的专门服装。祢衡不换衣服上场,主管的官员呵斥祢衡:鼓史为何不换衣服。祢衡脱掉衣服,赤身**站在那里,又慢慢取过鼓史的衣服穿上,击鼓之后离开。曹操笑着说:本想羞辱祢衡,没想祢衡反而羞辱了我。

孔融批评祢衡,让祢衡去给曹操赔罪。祢衡穿着普通单衣、缠着头巾,手里拿三尺长的大杖,坐在大营门口,用大杖捶着地大骂曹操。曹操很生气,把祢衡送给刘表。祢衡又侮辱、轻慢刘表,刘表把祢衡又送给黄祖。黄祖在大船上宴请宾客,祢衡出言不逊使黄祖很难堪,黄祖就斥责祢衡。祢衡盯着黄祖说:“死老头!”黄祖非常生气,想要打他,祢衡更是大骂,黄祖气愤到极点,下令杀了祢衡。

有人认为祢衡是优秀的儒家弟子,持有这样观点的人是没有正确理解孔子的思想。孔子让人在政治混乱的时候要谨慎说话,做好自我保护,不要做不必要的牺牲。子说:未见有色而言为之瞽。孔子让人在讲话的时候要注意对方的表情,不分情况乱说话就是瞎子。祢衡没有理解孔子的思想,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乱说话,不是连瞎子都不如吗?祢衡的死是咎由自取。

后来的儒家把一些孔子明确反对的东西当做孔子的思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牵强附会的去解释《论语》,真正的孔子思想却被人们忽视了。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粪土打的墙不可以粉刷,对于宰予有什么可责备的呢?孔子又说:以前我对于人,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动;现在我对于人,听到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动。由于宰予,我改变了以前的态度。

大家都记住了孔子说的这段话后半部分,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深入探讨孔子为什么这样说。仅仅是白天睡觉值得孔子这么严厉的多次批评吗?这里面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孔子讨厌宰与这个学生,找借口批评宰与,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孔子能被称圣人,心胸不会那么狭隘。

孔子批评宰与的原因是:宰与昼寝,这句话被人们集体忽略了。《论语》中很少记载孔子生气的事情,孔子是一个很豁达的人,面对别人的不友好的言论都能一笑而过。孔子一直在引导人们要快乐,要少生气,他也一定是自己做表率。孔子对宰与昼寝如此生气,这里面的原因值得深入研究。

孔子对学生很宽容,没有孔子责备学生不认真听课的记载,在孔子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弹琴,还可以静坐,孔子都视而不见。为什么偏偏批评宰予白天睡觉,不仅批评一次,还批评了多次。

按照现在人的观点:如果宰予没有在上课的时候睡觉,宰予是没有错误的。弄清楚宰予是不是在上课时间睡觉非常关键,可是《论语》上面没有说宰予是不是在上课的时间睡觉,也没有宰与睡觉地点的线索。这说明孔子在意的是宰予白天睡觉,而不是睡觉的地方,所以没有交代宰与睡觉的地方。

有的教师说:如果学生在上课时间睡觉,说明我课讲的不好,不会去打扰学生睡觉。现在的老师对学生上课睡觉都很宽容,白天睡觉在现代人看来太正常了,很多人都会在白天睡觉,没有必要去指责,为什么孔子却如此生气?这个疑问只有从养生的角度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宰予大白天睡觉不符合养生,不在合适的时间睡觉对健康有损害。

古人注重人与天地相和谐,作息时间和太阳同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医认为各个时辰对应不同的脏腑经络,按时休息对健康很重要。子时(23点-1点)不睡觉,胆气虚,全身腑脏功能下降,代谢功能和免疫力都会下降,易患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也会导致气色不好,如黑眼圈等。丑时(1点-3点)不休息,血液无法进入肝脏,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容易伤肝,脸上容易长斑,脾气急躁,脸色晦暗,出现头痛,头晕、眼红、眼痛、耳鸣等症状,女性则容易出现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寅时(3点-5点)新鲜血液通过“肺朝百脉”而送往全身。肺将新鲜血液输布到全身,如肾需要多少?胃需要多少?脾需要多少?胆需要多少等,都由肺进行总协调。寅时身体的内部正处在重要时期,必须保持在深度睡眠,不要做任何事情,以免搅乱气血分配。此时不要这么早起床,更不要到处活动,否则对身体非常不好,尤其是老年人、身体不好或气血不足的人,这个时候起床或不睡觉很容易出现危险。一旦气血不足,心脏的血量就不够,心脏病或肺心病的人很容易在此刻发作。

晚上如果没有充分的休息,体内毒素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导致便秘、痔疮、痘痘等现代人的常见病,现代人的许多疾病都和作息时间不规律有关系。长期熬夜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调,形成阴虚火旺的体质。只有在晚上有充足的睡眠,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按照孔子的思想:好学生首先应该懂得养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宰与白天睡觉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当受到严厉的批评。宰与白天睡觉就会晚上不睡觉,在晚上不睡觉就要浪费油灯,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下,点灯是高消费,从节俭的角度来看也不符合孔子的思想。

现代人习惯过夜生活,白天睡觉,晚上活动。大多数人的生活态度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什么时间瞌睡就睡觉,没有考虑什么时间能睡,什么时间不能睡。现代人夜生活丰富,半夜不睡觉是常态,彻夜不眠也是常有的事情,这样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发挥其聪明才智,在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就装着愚蠢。他这种聪明,人们能够赶得上,他那种装傻的智慧,很多人可就赶不上了。

成语愚不可及就源自孔子的这句话,意思和孔子的原意有很大差别,孔子是赞扬宁武子假装糊涂,保护自己,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国家政治开明,他就出来做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当君主昏暗无度,他就隐居山林装起糊涂,等待时机,更重要的是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孔子很欣赏宁武子的假装糊涂,认为他那种聪明别人可以做的到,但他那种装糊涂就不是一般的人能做的到了,假装糊涂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

春秋时期的范蠡,他的聪明别人学不到,糊涂别人更是学不到。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帮助勾践复兴越国。灭吴后,越王封赏百官,范蠡因功被封为“上将军”,官位在勾践之下、百官之上。政治生涯达到巅峰时,范蠡却携妻儿悄然离去,来到到齐国,更名改姓,没有几年就积产数十万。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做宰相。范蠡感叹道:“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就归还宰相印,散尽其财,分给朋友和乡邻。范蠡到了陶,看此地为贸易的要道,于是他自称陶朱公作生意,时间不长,就累积万万。

范蠡一生做官上大夫;用兵兴一国灭一国;经商三次富可敌国,被后人尊为“财神”;是名副其实的治国良将、用兵奇才、经商鼻祖。司马迁概括范蠡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富好行德。范蠡活了88岁,得到了一个圆满的人生。

孔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是:孔子的思想是积极入世参政,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养生;老子的思想是遁世修行,让自己养生。相似的地方是:孔子的思想和老子思想都是让人养生。

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这需要有大智慧。这让我想起来毛爷爷的一句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论什么时候,只有首先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有进一步的发展的可能。

(本章完)

最新小说: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九零福运小俏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八零好福妻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