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历史军事 > 迪拜小王子 > 第32章迪拜农业问题

第32章迪拜农业问题(1 / 1)

“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全人类。”

基辛格的话显然不是耸人听闻的。

一旦失去对农业的掌控,就失去了农产品的定价话语权。

进而也就失去了更多的东西,包括农产品产业链、土地、生态环境,甚至是少数贫困者的生命!!

如今的迪拜什么都不缺,不缺发展,不缺资源,可以说是非常完美了。

但一些眼光长远的人,比如迪拜的酋长,总会说:现在没问题,不代表以后没问题,迪拜人的生存需要掌握在迪拜人手里。

迪拜酋长说的生存,其实就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原则——粮食

※※※※※※※

从西红柿和灯笼椒到羽衣甘蓝、甜菜根和柠檬。

迪拜的农业社区可能规模并不大,而且对季节较为依赖,但技术创新和政府却的的确确在为农业的发展撒播种子。

迪拜农业部统计:迪拜高达85%的粮食需求依靠进口解决,某种特殊作物甚至100%需要进口,金额每年高达43亿美元。

迪拜政府的农业政策着眼于在年降水量仅为120毫米的干旱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下,迪拜的许多农场依靠淡化海水得以存留下来。

迪拜的可用耕地不足7%,农忙期超六个月,作物生存率不足50%

完全就是忙活大半年,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迪拜环境大会曾经定下过15年目标:15年内实现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案。

该战略方案是迪拜携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共同制定的。

该战略方案将目光投向本土市场之外,设法提升迪拜作为中东粮食贸易枢纽的地位。

在私营部门的合作与支持下,大力发展粮食贮存和分销能力。

不过这些远远不够,现在迪拜百分之八十多的粮食需要进口,而进口粮食就必须接触粮食贸易。

粮食贸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呢?

首先,这是一个基本上没有什么进入壁垒的行业,任何企业和个人基本上都可以自由进出,这意味着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

粮食贸易不是什么蓝海,而是激烈搏杀的红海。

其次,粮食贸易追求的是“低买高卖”。

而由于政策对粮食收购价的托底,粮食贸易的初级市场价格是相对缺乏弹性的。

而终端市场价格则完全是市场化的。

这意味着粮食贸易的盈利空间有限。

面对一个竞争激烈而盈利空间又非常有限的行业,任何人、任何企业打算进入的时候都得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相对于现有的市场参与者,我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优势,那么放弃就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粮食贸易可以竞争什么?其实是规模和渠道。

粮食贸易的盈利模式非常类似于苏宁国美,都不生产任何产品,只是纯粹的中间商。

中间商要挣钱,靠的是挤压上下游的客户。

如果在和上下游客户的谈判中没有优势,那么中间商就不可能取得丰厚的利润。

那么靠什么取得谈判优势呢?

当然不是靠嘴,而是靠实力。

这个实力就是渠道和规模。

只有你的规模足够大,采购能力足够强,那么你可以在供应商面前就很强势,你就可以拿到最低的价格,你就可以拖延付款,免费占用供应商的资金。

资金占用能力是衡量零售商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资金占用时间越长说明企业越强势,运营成本越低。

低价拿货,就可以比别人更低的价格销售,从而扩张销量,这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中间商的拿货优势。

所谓挟消费者以令厂商。

为什么国际粮贸四霸ABCD可以常年获取丰厚的利润?

就是因为它们强大的渠道和规模是分不开的,而不是因为它们预测行情多么牛。

实际上,它们也不靠预测行情做生意。

如果没有自己独到的渠道,规模上也没有任何优势,那么作为中间商,你是难以在这个市场上立足的。

你即使进去了,也只能帮人家打打下手,分点残羹冷炙。

一旦粮食贸易整体上不好做,最先被牺牲掉的也是这些只能依附大贸易商的小中间商。

不过,话说回来,粮食贸易挣钱难不等于粮食贸易就不能碰。

关键还是要看自己有没有竞争优势。

雷军没有被手机的红海吓到,而是信心十足地进去了,因为他自信他找到了一个现有手机厂商不曾有过的商业模式。

粮食贸易也一样,如果你没有独到的盈利模式的话。

当然,如果你在一片红海之中发现了蓝海,那么所谓的赚钱难就只是相对于别人而言了。

这原则也可以应用到国家对于粮食贸易的竞争,只不过是扩大到国家层次,范围更大了。

作为敏感行业的代表,不论是已经上市的ADM和邦吉,还是一贯低调的嘉吉和路易达孚,他们都尽力把自己包装成“农业的救星”和“生态的伙伴”。

但是,巨大的利益往往能左右公司的使命。

因此,才有了那么多耸人听闻的生态事件和幕后阴影。

如今的迪拜想要自己掌控生存之道,那就必须进入到国际粮食贸易里来。

想要快速的在国际粮贸里站稳脚跟,财大气粗的迪拜当然想到了收购这条路。

所以,这才有了强购必和必拓这出戏,只为了它手里11.7%的路易达孚股份。

※※※※※※※

1851年,法国政坛风云变幻。列奥波德·路易·达孚便在这个多事之秋创建了如今的粮商巨头——路易达孚。

它不仅是唯一一家发源于法国的国际四大粮商,而且是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出口商。

路易达孚见证了法兰西帝国的陨灭。

见证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见证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崛起。

更见证了工业革命中社会发展与粮食供给之间的微妙关系。

经历了近160年的新陈代谢,路易达孚成为了年销售额高达200多亿美元的大集团,股份还不算太分散。

在版图扩张上,路易达孚继承了拿破仑席卷欧洲大陆的霸气。

在全球主要的粮食产地和交易集聚地都设立有机构。

如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保罗,欧洲的伦敦和巴黎,美国的威尔顿和孟菲斯,亚洲的南亚和中国……

在经营范围上,路易达孚的低调作风并不能掩盖其纵横整个农业、食品行业和金融业的野心。

路易达孚集团不仅从事谷物、油料、油脂、饲料、大米、棉花、天然及人造纤维等农业项目,而且涉及肉食、食糖、咖啡等各种食品制造。

除此之外,与ADM公司相似的是,路易达孚开始把触角伸到了大宗商品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当中。

不同于ADM于纽约交易所高调上市的做法,路易达孚选择了和嘉吉一样的发展策略——隐蔽中不断前进。

这种远离公众视野的发展战略的确给处于敏感行业的路易达孚减少了很多麻烦,也给其全球扩张计划的成功实施扫除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这也是迪拜选择路易达孚而不是其他三大粮商最大的原因。

不像美国政府背景深厚的ADM和邦吉,路易达孚有足够的实力,加上他十分低调,就算收购的事情泄露,也不会造成太大的轰动。

最新小说: 超能暴乱 红警之崛起南洋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大唐无双皇子 温柔坠落 绝对征服系统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解构诡异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