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群英风云录 > 曹操传(十五)

曹操传(十五)(1 / 1)

袁绍的性格是色厉内荏,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这是什么意思呢?

大概是说袁绍外表严厉,内心软弱,作为领导者,内心强大是必要条件之一,否则怎么面对失败和挫折。

外表严厉还好,一板正经,但作为领导者,袁绍是不合格,一个领导者应该是和蔼可亲,领导者建立威信,威严。

外表严厉给人印象的不可靠近,不敢讲真话。

好谋无断,喜欢思考,想主意找方法,但是下不了定论,这也是领导者忌讳的,今天想迎汉帝,明天想打阴曹操一把,后天想什么的,就想,但是不干。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也好理解,袁绍没有远见,想做一番事业,又吃不了苦,见赢头小利,奋不顾身。

即然袁绍是这样的货色,袁绍败亡就成了必然了。

即然是乱世,群雄逐鹿,称王称霸,作为最大的诸侯袁绍对付野路子的公孙瓒,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付曹操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如果说袁绍是一个不合格的领导者,那公孙瓒可能连领导者都算不上,只能算个匹夫。

袁绍创业初期,是很低调的,袁绍得了四州之地,本性就暴露出来了。

即使袁绍在官渡大战打赢了曹操,曹操无非退回颖川一带进行防守,再不济迁都,最终还是会取得与袁绍战争的胜利。

曹操对付袁绍用了哪些计谋?

第一计:反间计,离间袁绍与谋士,打仗时必用的计谋,攻战为下,攻心为上,离间计是战争的第一计。

第二计:欲擒欲纵计,斩杀袁绍大将。

第三计:远交近功计,至少曹操和袁绍大战时,孙策,刘表都没有来偷袭曹操大后方。

第四计:以逸待劳计,袁绍大军推向官渡,兵马数十万,每日军资粮草,消耗巨甚,拖长袁军后勤补给线,处处漏洞,处处是战机。

第五计:借刀杀人计,借袁绍的刀,杀自己的谋士,曹操太了解袁绍的性格了,随便写封信激将一下,袁绍就容易和自己谋士的主意产生巨大的分歧,袁绍产生了误叛。

为什么这么说,僻如我是曹操,我可以写封信给袁绍,袁绍兄弟呀,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吗?我们搞军事推演,你都不是我对手,你打赢公孙瓒,那是靠沮授,田丰给你出的主意,你是无能的,不是我的对手,还是早点收兵回去,免得自取其辱。

当然曹操是智慧非我能比的,肯定不只这一段,我就只写这么一段,以袁绍的性格,看了信后,肯定会暴跳如雷,袁绍是四世三公,曹操阉宦之后,即然说我无能,打仗不是他对手,不服气,我靠田丰和沮授出主意?

袁绍心里想,曹操你信不信,我先把田丰关起来,不让他出主意,老子照样打赢你,沮授的计策我也不听,我自己出主意来和你打。

中了曹操的计谋,曹操看孙子兵法,袍中揣着一本,有空就拿出来看,我们拿三十六计一看,太简单了,太肤浅了,但是我们不清楚,三十六计用在什么人身上会有效,用哪一计有效,基础是建立的了解对手,知已知彼。

袁绍会不会用计,也会,但是用在曹操身上,你们这些人想投敌,那得等我战败,没有战败,你能投降吗?不能,家眷都被曹操保护着呢,何况战争输赢只是五五之数,以少胜多的例子数不甚少。

曹操是军事家,政治家,阴谋家,一对比袁绍,差了不止一截。

曹操是从小看兵书,举一反三,有军事知识基础,又随名将黄甫嵩参加了颖川会战,曹操常亲领大军东征西讨,平定兖州叛乱,大战小战百场之多,有经验。

曹操出身士家,爷爷是大太监曹腾,父亲是太尉曹嵩,从小耳闻目染,政治经验丰富,从待卫开始干起,做过北部尉(局长),顿丘令(县长),济南相(市长),议郎(参议员),最后干到了部级,副国级。

这样的人政治不成熟都难,更何况,曹操经历过朝廷斗争,政治手婉也是非常娴熟的。

曹操又是一个阴谋家,曲线救国,曹操知道朝廷中的那些人都不是好东西,不玩阴的,就会被他们玩死,面对权力,面对人性,曹操就必须学会奸诈的生存智慧。

曹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军事统帅,政客,而袁绍缺少这些成长,缺少经验,还自以为是比曹操强,败亡就成了必然。

一个人的成功,是有几个因素构成的。

第一:出身,有好的出身,就可以接触的一些优秀的人,意识里会形成一种潜默的思想,有好的出身,就可以接触阅读到很多好书,这种资源是穷苦人家没有的,特别是在封建时代,普通人读书都难。

第二:经历,经历事情和人,经历失败和成功,经历追捧和冷眼,经历生死,经历苦难,才能识人,用人。

第三:团队,只有一群优秀的人,为了共同的理想,一起努力,才能形成凝聚力,相互助力,成就不凡。

曹操建立是家族氏曹魏军事集团,整个军事集团的忠诚度和向心力是非常高的,袁绍也想建立这种架构,但是袁绍不具备这种条件。

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只是曹操的附属品,曹操的智商很高,曹操可以给你官职,给你财富,但绝对不会给你实权,不会让一个外系将领和谋士领导一场大型战争,即然最信任的谋士,身边都会配一个死忠自己的武将。

武将多草莽,难见有名将之后,名门之后的武将和谋士独领一军,独领一军的只有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等。

就连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操都防着,只有曹彰曾领一军平定幽州叛乱,军队不外交,这是曹操保命的一个重要手段,曹操死后,曹洪继之,曹洪死后,曹爽继之,最后曹家没有统帅之才了,才让司马懿晋升上去了。

司马懿死后,司马昭继,最后曹魏就亡了。

曹操跟曹丕肯定有交待,兵权不外交,跟孙子讲过,但是最后连曹操的孙子都死了,可能是死的时候太年轻,儿子还小,这种遗训没有传下去,结果导致曹魏灭亡了。

我们经常疑问刘备托孤,什么意思?

孙权的几任大都督咋都病死了。

终其原因,还是权力过渡的问题,军队在谁手上的问题

最新小说: 开局一个人物模板 靠山:宦海女人香 朕绝不当仁宗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三国:开局献计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恶魔恋人在身边 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 妖颜惑众 代王李简 怪异复苏:你管这叫正经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