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对京城地下通道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这个地下通道对于改善京城内部的交通有很大的作用,早日建好就早日能够改善城内这糟糕的交通。
当然,除了京城之外,大唐需要改善的交通实在是太多了,全国各地到处都在修路,铁路公路桥梁都在不断的建设之中,朝廷负责大工程,而各个地方郡县,也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道路的修建,甚至很多偏僻的乡村都修建了公路。
对于改善交通,李安是举双手赞成的,并给与了最大的配合,对各种建设机器进行了持续的研究,以增加建设的效率,让道路建设能够更快更好。
现在,大唐的境内,不论是长江还是黄河上,都已经架起了铁路桥,铁路已经通到了大唐的四面八方,最南端已经抵达交州,东北抵达了营州,西南已经进入蜀中,西北则直接绕入了吐火罗一带,并继续往大食国修建,是修的最长的一条了,正北也修到了受降城一带,并继续往北修建,从而让草原和内地能够更好的沟通,让北方的广大草原真正的融入大唐,真正成为大唐的一部分,尤其是促进贸易来往,让北方的游牧民族,能够不必通过打劫来谋生,通过贸易也可以很好的谋生,甚至直接来京城发展。
“李侍郎,怎么看起地图来了,是不是在京城太闷了,又想出去走走了。”
李豫见李安从怀里摸出地图,开口问道。
这个地图是一张世界地图,是李安亲手绘制的,而且,还时常进行修改,毕竟,大唐的交通在改变,地图上的标记自然也要跟着改变才行,其中,那深黑色的线条就是一条条铁路线,而断续的黑线则是还没有修建完成的铁路线,还有一些很细的黑线,则是李安规划中的铁路线。
李安开口说道:“我在考虑下面该规划哪一条铁路,现在铁路的运力太紧张了,部分路线是满负荷运转,是该增加一些路线了,尤其是运力最紧张的路线,多建造一条,压力就会小得多。”
李豫走了过来,看着地图,随意的指了一条线,开口说道:“李侍郎,从这地图上来看,大唐和美洲属地之间,居然有陆地相连,何不从营州出发,建设一条直接通往美洲的铁路,这样,美洲的大量货物就不用坐船运输了,直接走铁路运输就行。”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从地图上看,大唐和美洲确实好像是相连的样子,其实,中间还是有一个海峡的,只是地图看不清而已。
“广平王可真敢想,这一条铁路若是修成了,那可比通往西域的铁路要长的多,但修建这条铁路的压力就太大了,会把整个大唐的国力给拖垮的,而且,这陆地也不是相连的,中间还有一个一二百里的海峡呢?这可比长江要宽阔的多,哪有那么容易,另外,这北面都是苦寒之地,到了冬天那是滴水成冰,都没有人能生活在这里,修铁路要调拨大量的人力去这么远的地方,还要给干活的人准备大量御寒的衣服和食物,成本实在太高了,五十年后或许有这个国力。”
李安开口说道。
其实,就算是五十年之后,李安也不希望修建这么一条铁路,因为这条铁路实在是太鸡肋了,修建成本极高,而且没有太大的必要,只要有足够的大型货船,物资和人员就能够实现稳定的运输,对商业和贸易没有太大的影响,朝廷只要有水军,也足以控制大洋,哪里需要一个额外的陆地连接线,况且,就算有这么一条陆地连接线,也很容易被切断,如此,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了。
“五十年后,我们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我只是觉得坐船不太牢靠,万一遇到大风,岂不是很危险,而火车就不同了,毕竟是在陆地上,就算遇到什么情况,也有很好的办法应对,至少不会以身喂鱼。”
李豫开口说道。
这个想法也没错,在大海上航行,一旦遇到狂风暴雨,那是非常危险的,万一船只倾覆了,船上的所有人都会成为鱼食,而在陆地上遇到危险,至少不会葬身鱼腹,人在陆地上能够自由的行走,而到了水里行动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了,所以,陆地上行走的安全性肯定要高于海上。
李安点头道:“单从安全方面考虑,确实是走陆地要安全一些,只是这条铁路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而能够给大唐带来的利益不足以抵消损失,再加上大唐内部的铁路已经运力紧张,还有好多的确没有通铁路,先解决内部急需的铁路才是最紧要的,通往美洲的铁路只能往后拖了。”
李豫说道:“自从李侍郎派遣船队发现美洲之后,现在的美洲已经有五十万人了,其中主要集中在靠海的三大城,还有一些是在内地矿山附近的小镇,发展的速度很快,以后人口越来越多,若是没有一条铁路进行相连的话,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广平王李豫所担心的大概就是独立了,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很容易形成割据的独立政权,一旦形成这样的割据政权,那大唐帝国所做的一切,岂不都白忙了,岂不是给某些人做嫁衣了。
就好比大秦帝国开辟岭南,耗费了极大的国力,但由于内部出现问题,导致岭难独立出去,白白给某些人做了嫁衣,若是大秦能够省下开辟岭南的五十万大军,或许内部的农民起义就能够弹压下去,大秦帝国也就不会灭亡。
大唐自然也要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美洲是一个很大的土地,不论是气候还是资源都非常的优良,一旦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工业发展也齐全了,那就绝对拥有与中央对抗的实力,甚至一旦都不必大唐中央朝廷弱小,后世那个美洲大国,刚开始的时候,不过是欧洲岛国的殖民地而已,就是因为发展了完善的工业,再加上数量庞大的移民,最终直接宣布了独立,从欧洲岛国独立出去了,而在独立之后,马上就形成了一个面积广阔的超级大国,将自己的母国摔在了身后。
大唐必须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在李安看来,若想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技术的控制,先进的技术只能留在大唐本土,在美洲这块土地上,可以有先进的机器,但不能拥有科研和制造机器的单位,最多只能拥有修理机器和船只的小工坊,而制造船只和机器的工坊只能在大唐本土。
美洲必须作为大唐原材料和资源的来源地,同时担任一部分市场的功能,完善的工业体力绝对不能形成,却少机器和工具,直接从大唐本土运来就是了,美洲本地的资源运输到大唐本土所能挣取的钱财,足够购买各种机器和工具了,完全没有必要在美洲搞完善的工业体系。
别说美洲了,就连大唐本土,也只有极少数的地区拥有完善的工业体力,比如京城就是最完善的地区,其次,洛阳和莱州也不错,洛阳是京城的辅助,而莱州的主要体系都是船舶航海方面的,其它的方面并没有涉猎,以免发展太好,盖过了京城的风头,京城才是帝国的核心,最精良和最多的技术自然要留在京城,其余各地的工业体系都要围绕京城展开。
美洲靠近海边有三座较大的城池,这些城池全都是三面城墙一面港口,每个城池都生活了大约十万人左右,规模算是不小了,在大唐本土都能算得上很大的城池了,只是比不了京城这种超级大城罢了,美洲的那些土著村落最多也就几百人,上千人的几乎都没有,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力量与守卫城池的大唐将士对抗,武力的差距极大,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同时,大唐奉行的是合作共赢的思路,并不会抢夺美洲土著的财产,而是会与他们谈判,用大唐特有的产品去交换他们手中的产品,甚至,直接雇佣这些当地土著,让这些当地土著到大唐的矿场干活,这样就有了更充足的人力来开发美洲的资源。
同时,美洲绝对不能形成统一的行政机构,就比如三个沿海的大城池,都是独立的郡县,并没有任何一个领导同时领导三个城池,以免某一个人将整个美洲收入囊中,如此,美洲就会面临分裂的风险。
按照李安的预计,美洲的地盘那么大,将来至少也要分成三五百个州郡,这样才能便于统治,而此刻,由于大唐对美洲的控制还停留在部分区域,并不是全面控制,所以,州郡的数量还很少,以后随着人力的逐步增加,控制区域的扩大,新的州县会逐渐建立起来的,而凭借面积广阔的广大美洲,大唐必然能够获得飞速发展。
虽然后世的美洲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超级大国,但这个事情发生的前提是这个超级大国一开始就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而不是依靠某一样资源成长起来的,单一依靠资源的帝国是很难飞速发展的,后世的美洲那么大,特大面积的大国也不止一家,为何只出现了一个超级大国,其余面积广阔的国家都相对要弱小的多。
这显然是很多很多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只有一个帝国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远超其余所有大国,而那些依靠资源和单一产业的大国,自然没有实力与拥有整个体系的大国对抗了。
如果当初那个欧洲岛国在控制美洲大陆的时候,能够严格限制殖民地的工业发展,让殖民地只干一些简单的事情,所有需要的设备都由本土运输过来,那么,他们控制之下的殖民地,或许就不会独立出去,而是可以为本土持续不断的提供大量的资源。
当然,后世那个欧洲岛国面临欧洲多个工业大国的竞争,他并不是唯一的强国,就算他想控制殖民地的工业发展,殖民地的人民若是铁了心的要发展工业,也是可以从敌对国家获得设备和技术的,如此,封锁的效果也会比较差,而且,敌对国家肯定希望这个岛国的殖民地能够分裂出去,所以,就会更加不惜余力的去支持岛国的殖民地,从而减轻自身的压力。
而大唐帝国开辟美洲,显然不会遇到这些问题,强大的大唐帝国是唯一的超级帝国,拥有的先进技术也是独一份的,并没有可以匹敌的敌对工业国,所以,只要大唐帝国自己愿意控制美洲的产业,让美洲只能维修和生产最基础的原材料,那么美洲就只能永远成为大唐本土的附庸,永远也独立不出去,永远没有与大唐本土分庭抗礼的能力。
尽管美洲与蜀中一样,都是偏在一处,甚至,比蜀中偏的还要厉害的多,但大唐的水军力量已经足够强大,拥有非常庞大的船队,美洲沿海大城的力量远不如这些船队的力量,驻守美洲的兵马也不是永久驻守的,基本上五年就会轮换一次,就李安最高的将领也要轮换进入美洲,而不会有世世代代待在美洲的机会,否则,真的容易形成树大根深的后果,如此,那就真的非常糟糕了。
美洲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土地,也有很多有眼光商人和百姓进入了美洲,但更多的权贵还是不在意美洲这种地方,毕竟,那个地方实在是太远了,去那里置办产业万一出点什么事儿,都不太好处理。
若是去美洲定居,那与流放自己有什么区别,京城才是大唐的核心,中原才是华夏的根本,不论美洲有多么的美好,在很多权贵的眼中,美洲永远都是蛮荒之地,是一片还没有开发好的原始森林,他们是不愿意冒险前往置办产业的,一想到连续在海水漂泊一个多月才能抵达对岸,他们就感到非常的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