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其他类型 > 百年沧桑 > 第6章 墨儒之分

第6章 墨儒之分(1 / 1)

墨家思想主要针对儒家而来,概括为十论:

(一)怎样爱?

孔子宣扬“仁爱”,虽然人人都爱,但是爱有等级差别。君臣之间有上下之分,爱主子要多一点,甚至要强过父母,叫忠。

主人与丫鬟有主仆之分;兄弟之间有嫡庶之分;嫡亲兄弟之间又有长幼之分;妻妾之间有贵贱之分;即便是夫妻之间也有主次内外之分。各阶层之间地位千差万别,享受的“爱”也不一样。

总而言之,看人下菜,三六九等。

墨子不同,他主张“兼爱”,说白了就是一视同仁。不分等级,不管上下尊卑,爱人如己,这种爱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

“兼相爱,交相利”。交:交换,贸易。

交相利就是互惠互利、平等交换、市场经济。

‘交相利’是‘兼相爱’的经济基础,两者密不可分。这是多么超前的眼光!

相反儒家反对讲‘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有“小人”才讲利。虽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儒家的文化反对讲利;墨家讲平等交换,儒家讲礼尚往来。

这就造成了后来(明朝),外国人来做生意,不准!只能来进贡,自己还要回礼,结果别人送一还十,亏死自己。死要面子,活受罪。

(二)选谁当老大?

儒家主张不要选,天生的,按规矩来,选个屁!

帝位,王位,世袭的爵位,由嫡长子继承。非但不用选,连争都不能争,否则就骂你有野心,僭越,图谋不轨,与礼不合。

如果嫡长子是个白痴,那也认了。做人臣的可以死谏,别的也做不了。

正妻,哪怕再丑,再没文化,那也是正妻,吃饭坐一个桌子。妾长的再美,满腹诗书,那也只能在边上站着。

墨子“尚贤”。

尚同“上”,崇尚。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主张从天子、诸侯、到各级里正(村长),都要选“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

这里要另外说一句,儒家也重贤,礼贤下士。仁、义、礼、智、信,智就是贤能。但相对贤,儒家更看重名分(礼),‘名不正言不顺’。(似乎有点奴性思想,这也是阶级本性决定的)。

儒家用人也选贤,但选贤只限于人臣的范围,即便做到摄政大臣、位极人臣,也只是工具而已,拥有的只是授权,不能取而代之。(否则便是不忠不义)

(三)天下大同

儒家思想有等级,有上下尊卑。墨家求取天下大同。

在管理上也一样,“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用白话讲就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军民团结如一人,一切行动听指挥。

“尚同”以“尚贤”为前提,只有在解决领导人的问题后,以贤能之人当权后才能实行。“尚同”是战斗力的保证。

墨家的队伍是一支铁打的队伍。他们就象灭火队,那里遭受侵略,便去那里当志愿军抵抗侵略。

(四)非攻

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墨子反对侵略。这一点与儒家相同,但墨子不反对‘正义’的战争。汤伐夏桀,武王伐纣,在他看来不是攻,而是诛,是讨伐无道。

墨子主张防御,墨家的防守十分有名,被称为“墨守”,止楚伐宋就是其施行“非攻”主张的精彩史列。

儒家反对侵略是要求各守名分,不逾礼。墨子主张‘天下大同’,不是儒家所说的‘天下一统’。

天下大同指的是待遇上、人格上一致,人人平等。

(五)节用

儒家和墨家都提倡节俭,反对奢靡。

(六)节葬

儒家注重礼仪,非厚葬、久丧,则不足以显示其孝道;不大张旗鼓,不足以显示其重要。墨家作为手工业者反对形式主义,反对这些虚头巴脑,劳命伤财的东西。

(七)非乐

墨子厌恶人际关系中的繁文缛节,迎来送往,以及贪图享乐的贵族生活方式。反对一切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认为音乐及一切文艺和娱乐活动都是不必要的,是无用的东西。

他不仅要求墨者生活俭朴,自己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儒家六艺,音乐排在第二位。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而墨子生活之刻苦,连对手孟子也不得不承认,“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八)怎样对待鬼神?

孔子讲究诚实。对于当时社会上普遍信仰的鬼神,他既没有亲眼看见,也找不出反对的证据,只好“敬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这实际就是一种态度。

但他也不否定,“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要心诚,由别人代祭则不如不祭。

q更新v最快&上xa酷匠●_网l

墨子‘明鬼’,把宣传鬼神当成一种策略,目的是借助鬼神的威摄来劝导人们扬善惩恶,“信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明鬼》篇把鬼神分为天鬼神,山水鬼神和人鬼三种,宣称鬼神有道德属性,能赏善罚恶,无处不在。

之所以出现弊病,是由于人们不敬畏鬼神的缘故,如果人人都信鬼神,天下就太平。

(九)天志

天志,天的意志。

在墨子看来,兼爱、非攻就是天的意志,人民与天子、诸侯国君,都要服从天志,发扬兼爱,实行‘义政’;墨家就是天志的代表,代天宣政。

上自王公大臣下到庶民百姓,都需以墨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善恶的尺度,墨子将自己的理念等同于上天的意志,希望借助天的威力来劝道人们实践‘墨义’。

(与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类似)

到了汉朝,董仲舒宣扬‘天人合一’,‘君权神授’,君王坐了龙椅是‘天命所归’;事情办不成或办成了则“天意如此”,犯了众怒,则“天怒人怨,神人共愤”。天地鬼神成了手中的一张牌,墨子也借用了这套把戏。

(十)非命

庄子和儒家都信‘天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要求人们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儒家认为人“犟”不过天,不要存非分之想。墨子则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主张‘人定胜天’。国家的治乱兴亡,卿大夫的贵贱荣辱,平民的饥饱命运,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而非上天的安排。

墨子以天下为己任,浑身流淌着抗争的血,反抗儒学,是个彻头彻尾的硬骨头。

他的社会理想:“人人平等,天下大同”,要求信徒以圣人大禹为榜样,为百姓兴利除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讲求个人享受,以解除人民疾苦为目标,赴汤滔火,在所不辞。

《墨子》一书,既非一人所作,又非一时所成,一般认为由墨子自著及其门徒记述墨子言论编写而成的一家之言。

西汉刘向将散见各篇汇集整理成《墨子》共71篇。墨学在东晋南北朝以后,逐渐流失,明代正一派天师张宇初奉敕,将《墨子》刻入《道藏》。现代所传的只存53篇(亡佚18篇),这些篇幅是因为被道家著作《道藏》收录才得以流传下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最新小说: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谍海偷天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九零福运小俏媳 八零好福妻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