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安稳下来,探听消息之后,得知典韦最终阵亡,曹操惋惜不已。
雅无道在昏迷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醒了过来,醒来之后的他,询问典韦的去向。
“典将军阵亡了…”雅无道喃喃自语,他费了那么大的劲,硬是把他给救回来了,为什么还是阵亡了?
“从宛城撤离时,将军关闭城门迎战,最终没能离开…”这士兵说的也有些伤感。
“你下去吧…”挥挥手打发了士兵,雅无道现在想一个人待会儿。
那时候他撑不住,没来得及多说什么,没有想到,挡住了张绣一次,他来了第二次,而挡他的人还是典韦,最终典韦还是死了。
历史上,典韦也是死于张绣的背叛,而现在也差不多。
如果,他当时不找典韦一起防守,会不会就不会受那么重的伤,他后面就不会死?
或者自己不昏倒,是不是就可以把他劝走,跟着一起撤退?
为什么,逃过一劫之后,还是没有逃过宿命,难道真的是天命不可违吗?
可是,雅无道就是觉得很难过,虽然他们的接触不多,想到当时典韦坚定的护住自己的时候,雅无道就忍不住的想,如果重来,他能不能让典韦活着。
另一边,曹操到了这里之后终于稳住了阵脚,洛阳城中还有不少的士兵,这让他有了喘息的机会。
这一次让曹操明白,他的兵力不足,他现在不能贸然的去攻打别人,或者是接下别人的进攻。
他应该稳固一段时间,先发展壮大自己。
听闻雅无道醒来以后,他过来探望雅无道:“无道,感觉可好些?”
“劳父亲挂念,我已经好多了。”雅无道还是没能从难过的情绪里走出来,面上的笑容有些勉强。
“日后身体不适要尽早治疗或者告知为父,你突然晕倒,为父被吓得不轻。”
“是我的错,以后不会如此了。”他也没有想到这里会突然晕倒,以后可得小心。
“无道有心事?”看着雅无道兴致不高,曹操有些疑惑的问道。
“没有,只是想到典韦将军,有些难过。”雅无道实话实说。
“典韦确实有些可惜,可人死不能复生,别想太多。”曹操也很可惜失了典韦。
雅无道受教的点头,随后转移话题:“父亲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这一次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决定在这里稳固发展一段时间,之前太过轻敌。”
曹操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他的谋士们也赞同。
雅无道点头,他也觉得应该先稳固发展一段时间。
父子两随后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曹操就离开了。
在曹操离开之后,雅无道却开始思考这一次的事情,父亲身边谋士不少,都是足智多谋的人物,可是这一次还是没能够拿出最佳的方案。
而且,自己要求撤退的时候,父亲谋士皆同意父亲的主张迎战,而不是选择撤退。
若是有一个谋士,意见能同他一样,且还能让父亲听进去就好了。
还得再给父亲找个谋士才行,不然他不太放心。
将历史上的谋士都想了一遍,他想到了徐庶,此人是名士,且有大计谋,只是前来曹操这里之后并没有受到中用,且也没有提过什么合适的计策。
准确的说,他基本上没有提过计策,每每商议事情,他都是独坐一旁从不开口,而且不受重用也没有任何的怨言,似乎这些事情他都无所谓。
倒是可以见见他,若是他能够协助父亲那就好了。
第二日,自觉身体已经恢复无碍的雅无道,就去找徐庶,他是个行动派,既然上心了,自然是早点解决的好。
“元直先生,久仰大名,今日才得见你之风采。”雅无道其实早就知道他,只是一直没有接触,我没有聊过。
“无道这话可是折煞我了。”谁不知道雅无道是修行之人,而且阵法造诣不低。
而雅无道来此找自己,恐怕不会是单纯的聊天,徐庶隐约猜到雅无道的目的却没有点出来。
“不知先生对这天下的大势有何看法?”既然这个人一直都是一种无所谓且可有可无的态度,雅无道觉得,还是先聊聊再提自己的目的。
“汉室微末,想恢复从前是不可能了,大乱将起,诸侯割据,百姓得生活堪忧…”
现在的情势,基本上都知道要乱,汉室天子手中没有兵权,而诸侯都手握重兵,特别是有了袁术称帝的事情,其他诸侯岂不是可以效仿?
“诸侯手握重兵,也就注定了天下大乱,汉室最终还是会走向衰亡,诸侯未来将会几分天下,先生难道不想辅佐一位明君吗?”
徐庶有种猜测,倒是他并没有完全看出来还会有其他人称帝,而雅无道这话就说明了,还会有人称帝,而且这也是大势所趋。
这种远见要比他看的更远,他的心中有些震惊。
现在大乱刚起,天子也还在,他是怎么看出来未来会几分天下的?
“某自愧不如。”徐庶这人很干脆,不如就是不如,没什么不能够承认的。
“先生,不知你可否辅助父亲,你本是名士,且心中有沟壑,又有大智慧,何至于埋没自身?”
这是来的目的,雅无道终于说到了正题上面。
“道不同不相为谋,虽然我现在待在这里,无道你的天下大势分析的也让我自叹不如,但是,曹将军不是我心中的明君,他乃奸臣,岂能为君?”
徐庶就是觉得曹操是个奸臣,来到这里,了解了一些事情后,他也一直没有改变对曹操的看法。
正因为他的这种看法,才使得他不愿意扶持曹操,不受重用也无所谓,也不提什么计策。
雅无道倒是理解徐庶,辅佐必定要心甘情愿,若是看不中这个人,或者是厌恶,又怎么会去辅佐对方。
“不知先生可有打算,总不能真的埋没在此?”这要是一直这样下去,那也真的是有些可惜了。
“待寻得母亲,我会请求离开。”这才是没有离开的原因,因为母亲给还没有找到。
徐庶乃是孝子,没有找到母亲,他岂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