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 蓉大爷的逆袭 > 第100章:昆山徐氏

第100章:昆山徐氏(1 / 1)

这样一想,原本有些心乱的黛玉就有点抵触这种感觉了。

林如海把自己托付给他照顾,他确实很称职,但是这对于他自己来说,显然是个不太美妙的事情。

众人一阵笑闹,各自散去不提。

回了宅中,贾蓉才发现自己之前让海东青们调查的东西似乎有了新的进展。

妙玉的身世之谜,是贾蓉以前读书时一直很关心很想查证的问题,但是苦于条件限制,无法实行,但现在,他和妙玉就身处在同一个时代,在这里,他可以多方打听和印证自己的调查结果。

目前按照书中描写的信息,贾蓉可以得知:妙玉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亲自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出家,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

原着写到一僧一道来化香菱时年方三岁,癞头和尚来化林黛玉时年仅三岁,故知妙玉三岁出家。

从妙玉六岁那年起,邢岫烟与她做了十年邻居,中间只一墙之隔。

她在蟠香寺里修炼,岫烟家境寒素,赁的是她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她庙里去作伴,所认的字都是她教的。二人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

妙玉虽出身苏州官宦家庭,但她三岁出家,父母早亡,自小由极精演先天神数的师父带在身边养大,在她的人生经历中,佛教背景比家庭背景重要。

可是关于她的出身和家世,书中没有任何透露,但这不代表贾蓉自己不会去调查。

早在上次前往吴江地界之时,贾蓉就专门派人去查问过,这些年有没有落魄了的官宦世家出现。

最后,他找出了比较有可能的五家:吴江叶氏、昆山徐氏、长洲彭氏、吴县潘氏、常熟翁氏。

这几家的兴起都跟科举有关,也较为符合妙玉的认知水平。

首当其冲的便是吴江叶氏。

吴江历来名人众多,但是有一家是以科甲文名最盛,那就是吴江叶氏。

北宋初年,叶逵先徙居乌程(现在的浙江湖州),再迁徙到吴县洞庭东山,因此被封为吴中叶氏的始祖,

吴中叶氏第十五世叶震宗,世代居住在吴江同里镇。

明初,朝廷强行命令部分江南富户迁入南京,叶震宗因为不愿意迁徙,遭到了满门抄斩,只有他刚满周岁的季子叶福四,被送往汾湖陆姓亲戚家,改为姓陆才免于杀头之罪。

后来,叶福四复姓归宗,定居于现在的吴江北厍镇,到了第十八世祖叶惠清才开始将治家的重心转移到了商业仕途方面。

明清时期,是叶氏家族诞生进士最集中的时期。

叶氏第二十四代传人叶绍袁、叶绍颙、叶燮等全都是进士,而根据记载,从明永乐年间到清代光绪年间,叶氏一门共有进士10人、举人17人、秀才95人。

除了重视科举功名,叶氏在文学、史学、艺术、宗教领域也有很大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其他将自身命运完全系于科举制度的家族相比,叶氏以真正的文化成就与传承来维系家族的文化地位,可以说是苏州比较纯粹的文化士族了。

在这个时代,“彭宋潘韩”在苏州民间并称为四大家族,世居长洲县十全街的彭氏因为科举功名最盛。

长洲彭氏便是凭借着自己的文化积累而日益兴隆。

长洲彭氏的首位进士彭珑在天熙十年被授以广东惠州长宁县知县。

不过后来因事被诬去官,归乡潜心理学,开创了长洲彭氏理学的开端。

天熙年间,也是长洲彭氏的鼎盛时期。天熙十五年,彭珑之子彭定求中了状元,六年后,堂兄弟彭璜之子彭宁求中了探花并进了翰林院。

彭定求是当时着名的大理学家之一,着有《学易纂录》、《儒门法语》《诗集》等,天熙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他曾峰值到扬州编校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全唐诗》。

彭宁求的命运就稍微惨了一些,中了探花进翰林院编修之后,好不容易熬到了天熙三十九年被推荐位皇太子顾问,可惜不到8个月便突然病逝,令人惋惜。

之后,彭氏家族还诞生了政治人才彭启丰,而彭启丰的膝下五子,都有建树。

由于长洲彭氏家族在科举上的成就辉煌,而这些因为科举取得成就的人大多又仕途顺畅,这也使得彭氏在苏州望族中的地位更加牢固,可以说是老牌的苏州世家。

紧随其后的便是吴县潘氏。

“苏州两个潘,占城一大半。”这里说的就是苏州的两个潘氏家族:富潘和贵潘。

“贵潘”来自安徽,在科举时代,拥有状元、探花、四朝元老等政治文化资本,其社会声望更胜一筹。在贵潘中,最有名气的当然还是潘景文、潘世恩、潘祖荫。

潘氏在作为苏州着名的士绅望族,在长期的生

活中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名门婚姻圈和社会交游圈。潘氏因为科第兴盛,潘世恩、潘祖荫二人又位居显要,因此上门求联姻与巴结的人很多。

最低调的反而就是这个常熟翁氏。

常熟世家有“八大家”之说,其中翁氏不仅在功名上拥有两位状元,在事功方面同样出色。

翁氏在大青的第一个进士叫翁长庸,他在民间有着“翁佛子”之称,在天熙十五年,翁长庸的族侄翁叔元高中探花,给翁氏家族的功名创造了第一个辉煌。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时代社会成员通向成功的阶梯,功名等级与多少决定了一个家族的兴盛。所以,翁叔元之后,翁氏不断有人被举荐当官,即使是现在也一样,翁氏在大青朝堂上依然也有着一定地位。

而最让贾蓉怀疑的对象,就是这个昆山徐氏了。

早在大青开国之初,苏州昆山城里爆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新闻:名门徐家的三弟兄先后登科及第——次子徐元文首先考中状元。

随后,长兄徐乾学和二弟徐秉义也接连考取探花,人称“徐氏三鼎甲”。

这是少有的中榜盛事,当时一度轰动大青全国,成为光宗耀祖的美谈佳话。

在“万里挑一”的科举遴选中,昆山徐氏同胞三弟兄何以能接连在一甲三杰中榜上有名?

这可谓是一个家族的必生追求。

在封建社会里,家族非常盼望家脉兴旺,因此,有的成为书香门第,有的成为官宦大户,有的医家辈出,有的将帅接踵。

在家系的繁衍生息中,一旦诞生名人,就盼继往开来、光耀门庭,成为显赫一地的名门望族。

在考官方面,徐家的业绩无疑能独占鳌头。

从前明到大青,昆山徐氏共考取了16名进士、36名举人。

在“三鼎甲”之前就见仕途通达,从徐申-徐应聘-徐开禧的家脉延伸中,各有官位获得。

到了三弟兄出生以后,当然也盼承前启后。在渴望官运通达的家族追求中,三弟兄携手发愤,果然不负众望,接二连三地夺取了引人瞩目的功名头衔。

这自然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应是家庭教育的良师,对求知兴趣的启蒙、健康人格的塑造,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徐家三弟兄有严父慈母,他们为三个儿子的出人头地倾注了心血。

父亲徐开发具有厚学底蕴,也有考学经历,所以对儿子言传身教,一丝不苟。

要求儿子每天抄辞,用心强记,并经常批改他们的作文,寻错纠正,直到满意为止。

母亲顾氏是前明大家顾炎武的五妹,有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舅舅,自然成为三弟兄学习的楷模。母亲除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外,在知书达理方面也循循善诱。在父母严格的家庭教育下,三弟兄从小就品学兼优。

最后,还有来自家人的激励。

当三弟兄向科考发起冲刺的时候,大哥徐乾学应该成为首冲成功的榜样。

老大一旦晋级成功,后者就会紧紧跟上。为了当好“领头羊”,徐乾学压力最大,也付出最多。

但是,首考成功的偏偏是三弟徐元文,并且摘取了一国之杰的状元桂冠。

兄弟一鸣惊人,两个兄长顿感被动,唯有奋起直追。因此,徐乾学和徐秉义踏着小弟的足迹,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最终梦想成真,也步入了一甲殿堂。

徐乾学官至尚书,徐秉义官至侍郎。三弟兄在为官期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着书立说,参谋辅政,都为朝廷作出了重大贡献。

“徐氏三鼎甲”的脱颖而出,是来自于“教”和“学”两方面合力打造的结果。

不否定徐家三弟兄本身的天资聪颖,这是作为名门才子的父亲联姻了大家闺秀的母亲所孕育。

徐家和顾家都是昆山望族,他们的后代遗传了优秀基因。

当然,这不是成才的唯一条件,最关键的应该是后天教育。

不但要言传——灌输健康思想、指明努力方向、培养兴趣爱好、传授研究方法等,而且还要身教——父母以身作则,才能成为子女学习的榜样,才会产生优育后代的正能量。

徐氏三弟兄正因为得益于教者的优生优育和学者的自立自强,后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创造了非凡的业绩。

他们仗义执言,深得百姓口碑;他们勤政廉洁,深得皇上称赞。为使徐家下一代继续在科考中再创辉煌,徐乾学退职以后,不惜花费重金购买经典书籍,在其私宅尚书第中建造了用于藏书的“传是楼”,规模之大、藏书之丰,可与当时宁波的“天一阁”相媲美。

后来,徐乾学的五个儿子从小泡在书库中潜心研读,创下了罕见的“五子登科”的科考奇迹。

可见,徐家始终坚持追求家业兴旺,成为明青两朝

的苏州地方望族,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都因为政治环境的变化而辞官,可即便如此,他们三人最后的结局都是返乡,看似不为官,但是家族势力依然很大。

徐氏家族的土地遍布苏州地区,并且还延伸到了无锡地区,仅在无锡就有一万顷之多。

在其他的地区例如扬州、神京城等都有盐行、当铺等等。

联想到妙玉拥有那么多精致且稀有贵重的茶具套装,贾蓉觉得,她的出身一定不会比林黛玉差到哪里去,她之所以成为尼姑,多半是家族出了变故。

这一点,书里有所透露,说妙玉父母双亡,但是没有透露出父母之前的身份是什么,后头的稿子缺失以后,更没人搞得清楚妙玉的家世曾经多么显赫了。

不过有心人终得有心事,贾蓉还是找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

昆山巨族,在前明时,推戴、叶、王、顾、李五姓。

迨入本朝,而东海氏兄弟三人并中鼎甲,位俱八座,子姓亦取次登第,一时贵盛甲天下,而前此五姓则稍衰矣。

邑人为之语曰:‘带叶黄姑李,不如一个大葧脐’,以带音同戴,黄音近王,姑音转顾,脐音近徐,故俗谚云尔”。

这段话粗略地反映了朝代相交之初昆山望族的演变历史,在前明时,最大的五个着姓望族是戴、叶、王、顾、李五姓,而在大青开国之初时,徐氏家族则兴盛起来,一跃成为昆山巨族之一。

明清两代徐氏共有16名进士、36名举人,其中的一个状元和两个探花,人称“昆山三徐”。

因此,在科举方面,徐氏族人的功名在昆山首屈一指,而在文化方面,徐氏的成就更是无与伦比……

如今,昆山徐氏依然傲立于昆山地界,但在十多年前,徐氏家族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一户分支子弟因私自与戴氏家族庶女**而令家族蒙羞。

全家上下二十多口被逐出宗族,只得变卖了家产来到吴江迁居,夫妇俩育有一独生女,自小多病,请了许多名医都治不好,替身作法也不好使,最后只得让她自己入了空门……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姑娘如今自然也成长了。

这个遁入空门的小姑娘不出意外的话,贾蓉觉得定是妙玉无疑了。

也难怪,她的师傅都说她运气不错,大概是指她的家世原本应该很显赫的,却不幸被逐出了本家,算不得徐氏的族人,而她的父母为了回归本家,努力了十多年,结果却撒手人寰了……妙玉只得收拾家中细软,独自一人在青灯古殿中度过自己的青春时期。

这么一看,贾蓉不禁就很怀疑,妙玉的父母是不是被她背后曾经显赫的家族势力给暗害的。

按原着交代的年龄来看,妙玉第一次出场是十八岁左右。

也就是说,比现在的自己还要大两三岁,妙玉如今至少十七了都,自己这具身体也快满十六了,妙玉确实可以算是“大姐姐”了。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

最新小说: 寒号鸟 神奇宝贝之希罗娜的妹妹 李铁军和他的继女 偷吻小月亮 我哥温甜温亦斯 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 重生之妻女掠夺系统 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 九爷宠妻如命 撩入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