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齐悦身体看着虽然有些瘦弱,但是他以前一直都非常的健康,身体底子其实很好,这次生病也多半是因为心理原因,因此没几天病就好了。只是身体因为这次的大病有点虚,身上的力气还没完全恢复,只能简单的活动活动。不过这并不影响他起床四处走走,好好的了解一下这个小村子的心情。
一开始杜齐悦并没有意识到农忙这件事情,他只是单纯的欣赏欣赏这村子里天然的景色,呼吸呼吸没有污染的空气,然后再重新认识一下村子里的人而已。
毕竟杜齐悦当初弃学打工的时候才刚刚成年,那之前的十几年他一直是个孩子,只要负责学习和吃喝玩乐就好,家里的田地和他根本没有一点关系。而打工之后他一直生活在大城市里,一次也没有回过老家,更是不懂种田的事情。所以农忙着这词对他来说非常的陌生,也一点意义都没有。
但是几天以后,当杜齐悦把村子都走遍之后,开始走到田地里去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农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此刻杜齐悦有些呆愣的站在田埂上,看着面前一片片的土地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背对着太阳,弯着腰吃力的挥舞着手里的镰刀,一点点的在收割着和半人多高的油菜花。这种场景对杜齐悦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他从未见过这样的艰苦的劳作方式,在他的印象里,家里的油菜田都是机器收割的,一亩田不用二十分钟就能收割好,但是在这里,或许一家人在一起一天也未必能够收割好一亩地。
离着杜齐悦很近的一亩田里,他甚至看到一个看起来还不到十岁的孩子也在卖力的挥着镰刀,那孩子因为人小力气小,一棵油菜花要割上两三次才能割断,杜齐悦可以看到他因为卖力的劳作脸都已经热的通红了,汗水不停的往下滴,却没有一点要停下来的意思。
杜齐悦算是第一次知道真正的劳动是多么的辛苦了,他的心里可以说是非常震惊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在杜齐悦那个时代有许多人都会背,可是真正了解这首诗的含义并且付诸行动的人却并没有多少。作为一个大酒店的厨师,他见过太多浪费食物的例子了,甚至他自己有时候尝试着做新品种的点心,只是因为做的味道不对,或者外形难看就全部丢掉的时候也不在少数,现在看着面前的景象,杜齐悦心里想想真不是滋味儿。
刘么么正在田里干的热火朝天的,他们家就剩下这亩地的油菜花没割了,刘么么想着今天他和当家的还有虎子加把劲儿,估计天黑之前能够收完,等收完了明天就可以去帮杜家收了,得赶着这几天天气好收完,不然一下雨这油菜籽就泡汤了。
想着这些,刘么么手里的镰刀挥的更快了,这时旁边田里的一个么么突然对刘么么喊道:“唉,刘玉,你看站在田埂上的那个是不是赵青家的孩子,不是说还在生病吗,怎么到田里来了。”
刘么么抬头一看,那可不就是杜齐悦,正傻愣愣的站在田埂上。今天虽然天气好,风却也不小,杜齐悦又正好站在风口那里,刘么么忙丢了手里的镰刀,边往田埂走边喊道:“小悦,你怎么来田里了,快回去,别在这里吹风,小心再病了!”
杜齐悦本来想要说自己看看就回去,但是刘么么这么一喊四周的人就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看向了他,到嘴边的话就立刻咽了下去。这里连不满十岁的孩子都在干活,他一个十六岁的却站着悠哉哉的看着,说出去他觉得实在没脸。杜齐悦顿了顿,说道:“我病好了想来看看我们家的田,我也该收油菜了。”
刘么么这时已经走到了田埂这里,一听这话就说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你就算看着好了身子骨也虚着呢,怎么能下地干活。小悦,听么么的话,快点回去,别操心田里的事情,么么家里的田赶赶时间今天就能收拾好,明天么么就带着你有青叔和虎子哥去你家割油菜。”
杜齐悦也就刚才才想到自己现在还有三亩田的油菜需要收割,至于怎么割他还没有去想。现在听了刘么么的话心里也觉得这田他是应该请刘么么家帮忙的,他和原主都是不会干田里活的人,原主更是可以说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双手比这乡下大多数的小哥儿小姑娘都来的细白,哪里会割什么油菜。
要是在家里杜齐悦就直接谢过刘么么了,但是现在田里,周围这么多爱管闲事的人听着,话却要说的清楚点,于是杜齐悦就说道:“这田是我自家的,我怎么能让么么帮忙自己却不动手呢,像什么话。再说那三亩田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我是不能让么么白帮忙的。”
村子里一般帮人干活,一人一天总能有二三十个铜板的收入,刘么么知道自己要是在这田埂头说自己家白帮杜齐悦割三亩田的油菜,村子里一定会有许多闲话传出来,但是他也不能要杜齐悦的钱,就说道:“么么也不白帮你的,回头么么还有事找你呢。现在忙着不便说,你先回去,晚上我和你有青叔会去你家的。”
“那好,那我先回去了。么么,我家的田不急,么么干活别太赶了,小心累着。”杜齐悦说道,也不去看周围那些已经在小声议论的村民,转身就回去了。
杜齐悦回到家后就躺在床上开始谋划赚钱的事情,他现在身边只有不到五两银子,在农村其实也不算少了,大丰朝一两银子等于一贯铜钱,也就是一千文钱,可以买上两石的普通粳米,换算一下差不多是三百多斤,杜齐悦可以吃两年。但这也就是按粮食计算,真用起来的时候并不多。就说做身衣服得用六七尺布,现在最普通的棉布是二十五文一尺,一身衣服就得两三百文。杜齐悦这几年个子长的快,每个季度都要做两身新衣服,一年少说就得做八身,全按春夏秋都能穿的最普通的棉布来做,一年光衣服就是二两多银子。再别说有个头痛脑热的话,五两银子只能请个村里的野大夫,连买药钱大概都不够。
所以杜齐悦这是越想越觉得自己得赚钱,他如果再不赚钱,过不了多久就得坐吃山空。可是杜齐悦想来想去,他除了去卖点心或者跟着杜富贵的脚步去酒楼做点心师傅,还真是没有其他赚钱的办法。
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杜齐悦穿到的是他了解的朝代,估计他这个识文断字的书生还能去大街上靠着买卖字画,帮人家写写书信来赚钱,可是在大丰朝,这个法子根本行不通。
大丰朝文人地位很高,而大部分的文人又觉得靠着卖字画、写书信赚钱是十分有辱斯文的事情,所以就开设了专门给穷书生卖字画的店铺,有了店铺自然就有了规矩,写字画画不够漂亮不够格的人家都是不收的,也不许你出去卖。当然私下的买卖管不着,但是绝对不能去大街上叫卖。至于代写书信也有专门的店铺,都是聘请了专门的人代写的,一般人人家根本不会收。
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时间一下就到了申时,杜齐悦看了看天色从床上爬了起来。刘么么刚才说他们家的田得赶时间才能在今天收拾好,杜齐悦估摸着今天吃晚饭应该会比平时晚上一些,就想着给刘么么他们做些点心送过去,让他们垫垫肚子,自己也表达一些关心。
由于刘么么强烈的要求,杜齐悦这几天吃的还是刘么么家的饭,所以厨房里也没添食材,杜齐悦想了想,上次看到的南瓜还没有动,就决定做点南瓜饼,方便又好吃。
杜齐悦去厨房挑了一个小南瓜,然后把表面洗干净了削皮去籽,用刀切成均匀的薄片放到锅里,加上一点点的水后盖好锅盖开始煮,煮至南瓜片软烂之后就盛到一个小铜盆里,倒掉多余的水分,用勺子压成南瓜泥。
接着杜齐悦盛了一碗粳米粉倒进南瓜泥之中,加上一点糖,洗了手把南瓜泥和粳米粉揉成一个橘黄色的面团,然后放在一边等着备用。
由于杜富贵是糕点师傅的缘故,杜家厨房里有很多做糕点的配料,比如说炒好的芝麻,柜子里就有满满的一个小坛子,还有葡萄也有一小坛子。杜齐悦用小碗装了半碗的芝麻,从放猪油的罐子里舀了一勺的猪油,和两勺子的白糖一起放进还有点余热的锅里,然后趁着猪油融化的时候搅拌均匀。
这时候面差不多也醒好了,杜齐悦把面团掐成大小差不多的三十多个小面团,然后把小面团一个个的捏成小碗状,在里面放上一点拌好的芝麻馅,接着收口,搓成一个个小圆球状分开摆着。做好这些,杜齐悦拿了蒸屉出来,在蒸屉上刷上薄薄的一层油,又从柜子里找了一把平时杜富贵做点心用的小竹刀,用小竹刀把那些小圆球压成一个个小南瓜的样子,点缀上葡萄干后整齐的摆进蒸屉里,上锅开始蒸。
南瓜饼做的很小巧,一口一个的份量,所以用中火差不多蒸上十分钟就好了。厨房里弥漫着一股南瓜的甜香味道,杜齐悦抽着鼻子嗅了嗅,迫不及待的开了蒸屉,用筷子夹了一个可爱的小南瓜塞嘴里吃了起来。
粳米没有糯米那么黏,但是咯吱咯吱的咬着口感很不错。南瓜本身比较甜,所以即使杜齐悦只在面粉里加了一点点的糖,吃着也很不错,更何况一口咬开小南瓜里的芝麻糖浆就流到了嘴里,满嘴都是芝麻的香味,真是好吃的不得了。
杜齐悦对这次的小南瓜十分的满意,自己一边吃一边装碗,等装好他自己也吃饱了。摸摸肚子,杜齐悦把碗放进篮子里,锁好门口,提着篮子就往田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