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梦之后,军须靡迷迷糊糊地睡倒在匈奴公主的芙蓉帐里,浑然忘记了王庭的城门外,大汉公主的花车还等着他迎接。呼韩莫邪初经人事,此刻出了感受到破瓜之痛之外,还涌动着一股隐隐的兴奋。正是这种兴奋,让其翻来覆去睡不着。以至于与关外的争执声,把她吵醒了。
“是谁在外面聒噪,不要脑袋了吗?”小萝莉一声娇喝阻止了人声的喧哗。为其守门的侍女陌陌低声回奏道:“启禀公主,呼延赫赫将军在门外求见,说大汉公主的花车已到王庭城门口,要请大王前往迎接。”
匈奴公主瞬间妒意横生,回头见军须靡熟睡未醒,便冷哼道:“大王已经睡着了!本公主进王城都没有让大王接驾,凭什么他汉朝公主一定要接!呼延将军,你最好让她们自己走进王城,不然我这就重新搬出去,也让大王把我重新接进来。”
呼延赫赫这一刻头大如斗,他还算机灵,明白此地不宜久留,所以很干脆地应了声“喏”,一溜小跑地出了匈奴驿馆。等翻身上马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脑门都出汗了。匈奴公主虽然刁蛮,人家的话却很有道理。既然匈奴公主都没有被大王迎接进城,汉家公主也就不好迎接了。
所以在赶往王庭东门的途中,他已经想好了对策,到地方以后只需暗中把匈奴公主的话转述给迎亲使和乌孙国负责操办婚礼的左丞相猎屠,他们自会准备说辞劝服大汉公主。不料等她赶到乌孙城东门的时候,发现人已经不见了。
呼延赫赫询问了城门守军,才打听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原来解忧一行到了城门前,得知军须靡没来相迎时只问了一句话:“请问那匈奴公主抵达时昆莫迎接了吗?”
猎屠眼神一挑,在马车旁拱手微笑道:“没有,听说那会儿大王正和心上人游山玩水,无睱脱身呢!”
解忧挑开窗帘,害羞言道:“这样啊!有道是客不压主,大王贵人事忙,就不用给他添麻烦了。有劳大人引路,送我们先回驿馆休息吧!”
猎屠没料到解忧公主如此好说话,心下对其顿生好感!当即答应一声,一溜小跑地回到城门的仪仗队前高呼道:“鸣炮奏乐,恭迎大汉公主入城!”
鼓乐声中,公主花车徐徐驶进了乌孙王城的东门。为免挠民,解忧公主还命常惠将军放缓马步,漫步前行。尽管没见到公主本人,可是公主花车两旁那两排策马轻骑的陪嫁宫女的衣着、服饰、发型等无不吸引了王庭百姓的注意。
甚至一夜之间,上至王公贵族的家里下至风尘中的瓦肆乐馆,都纷纷模仿起汉朝今年最为流行的妆容来。
这其中,人气最高的莫过于青玄妆扮的飞燕妆和青玉假扮男子的独髻七星妆。青玄和青玉本是解忧公主的贴身婢女。不过惠若和小月的出现,令她们生起了很大的危机感铄。
好在惠若及时地读取了她俩的心声。当得知她们心生嫉妒甚至怨恨的时候,惠若立马和李小月传音交流了一阵儿,一致认为要把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毕竟她们两个陪伴刘解忧的时间不会太长,青玄和青玉才是解忧公主真正的贴身宫女。那么怎么办才能让两女放下戒心呢!李小月一向鬼心眼儿多,眨眼之间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她和惠若分别收她们为徒,传授她们绝世武功,用来保护解忧公主。
而青玄和青玉两个宫女,本身就对他们狼女的身份感到敬畏。忽然出现了天上掉掉馅饼的事情,还要收她们为徒,只要不是傻子一定都会答应的。正是基于对人心这种趋利避害的天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惠若很容易就说服了他们两个,并且收青玄为徒,至于青玉,自然就拜在了李小月的门下。
当然这么短的时间还没有办法举行拜师仪式,惠若只是用传音入密的神通在他们耳边给他们交代清楚了,自己和小月的想法。两位宫女对于自己在心里想什么人家全都能知道这样的神通,还是比较吃惊的。天上掉下来的两个美人儿师傅,修为还如此高深莫测,不拜那不是傻子吗?
所以两个人很干脆的在心里连声应是,算是认下了山门。这个过程自然是发生在军须靡突然被呼延赫赫叫走之后的路上。这期间解忧公主又提醒随行的女眷一个个抖擞起精神,按照之前排练好的妆容礼仪打扮起来。力求他们入城之后马上又为整个西域带来一股清新的汉服时尚之风。
这才有了诸如飞燕妆、七星妆、明月妆等各种汉庭后宫的妆容竞赛。果然一切正如解忧公主预料的那样,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乌孙王庭的大街小巷,到处歌颂赞美着汉家公主的仪态万方和平易近人。
之所以这样说,乃是因为在前往大汉驿馆的路途上,解忧公主也从马车里挑帘而出,由惠若和李小月搀扶着向大家打招呼。当然出来之前,李小月让他带了一个斗笠,斗笠上垂下了轻纱,百姓是看不清她的样子的。
收获了一路的鲜花和掌声,到达下榻之处之后,解忧公主很有礼貌地向迎亲的使节军须驼及猎屠表达了谢意!
二人对解忧公主心悦诚服,寒暄几句之后便联袂,理由是要回去操办三日之后即将举行的大婚仪式。
常惠将军带领的大汉军队很快接管了防护工作。这一路的旅途实在是舟车劳顿,解忧公主一行美美的泡了个热水澡之后,天还没黑,就早早的休息了。
入夜之后,李小月换了一身夜行衣。潜入到军须靡的后宫去查探消息。正好见证了乌孙国高层的一场内庭会议。会议是在军须靡的主持下召开的。他其实下午的时候,就已经从匈奴公主离开了!回宫的途中,正好遇上打探消息回来的呼延赫赫。当他听部下讲了解忧公主大方得体的入城经过之后,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当然他不会因此就喜怒形于色。而是先决定开会试探一下大臣们的反应,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也就是封两位公主谁为左夫人,谁为右夫人的问题。这个议题一抛到内廷会上,就引起了双方的热烈条讨论。
看得出来,军须驼和猎屠明显是站在大汉公主这边的。他们的分析也很到位:“第一,大汉朝是目前最为强盛的国家。卫青、霍去病两次北击匈奴,可以说已经解除了匈奴对大汉的威胁,将他们一路驱赶到了葱岭一带。可以说在和匈奴的对抗战争中,大汉不需要联合乌孙,也能取胜。
第二,既然如此,汉朝为什么还要派公主和亲,进一步维系西域当前的局面呢?这说明经过长年的消耗战争,汉朝能打得过匈奴,又没办法将其一举歼灭。强盛起来的汉朝,又希望打通丝绸之路,发展和西域各国的商贸往来。当然就需要团结西域各国,来进行一致对抗匈奴人的政策。所以他们派公主前来和亲最大的目的应该是监督乌孙及附近西域国家,对匈奴的态度。
第三,匈奴目前的状况是弱于汉朝,而强盛于乌孙。他当然不希望乌孙顺理成章地归附到汉朝这边,那样一来,就会限制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掌控和渗透。所以,他们也派出了,自己家的公主前来和亲,无非是想要打乱汉朝的布局。而且,匈奴公主带过来的和亲婚书上明确地写道:“若乌孙国不识抬举,真要和匈奴作对,则对方随时可挥军南下,誓灭乌孙。”
猎屠对此评论曰:“匈奴真是欺人太甚,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其要灭亡我乌孙的狼子野心。”所以如因此妥协,无疑于与虎谋皮,非智者所为也!”
一向爱和猎屠唱反调的骄彪是乌孙的右丞相,同时也是亲善匈奴的一方。他在旁冷笑道:“你说的那些大家都懂得。可是大汉再强大,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我们离长安三千里,离匈奴一千多里,若是匈奴来攻我们又不敌,即便汉朝肯发兵来救,恐怕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上上策就是保持中立,两边都不得罪为好!”
骄彪之言正中军须靡下怀,他兴奋地道:“如此我就册封匈奴公主为左夫人,大汉公主为右夫人啦!诸位还有要事相奏吗?”李小月在暗处非常不爽,正要赏军须靡一记飞石,忽然被人拍了肩膀,回头一看,却是元圣到了!本站网址:,请多多支持本站!(紫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