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 / 1)

跑回关东马帮与兄弟一讲,王鼎气得破口大骂,张狼则感慨官家人爱戏耍老百姓,蛾子只是暗里着急不知如何劝解。

杜心五毕竟多些阅历,闻听此事,感觉有些蹊跷,劝大家不必忧虑,先等候两天,看有何动静再说。

果然转天午时,一个穿灰布长衫的中年人来到关东马帮,声称想和总把头谈生意。

杜心五见此人虽衣着平常,但气度不凡,忙请到会客室内。待宾主落座,手下端上茶点后,那人示意杜心五摒去左右,而后才掏出名片。

杜心五一看,来人竟是天津机械局的会办匡正邦。匡正邦道:周督办特意遣我来此,找陈洪福有要事相商。

杜心五不敢耽搁,亲自带他到马帮后身的小跨院。得知此人是周子坤派来的,陈洪福甚为欣喜。

匡正邦则审视陈洪福良久,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清瘦的年轻人,就是敢与徐九几番赌斗的陈洪福。

陈洪福谦恭地一笑拱手施礼。事情紧急,匡正邦单刀直入,简洁地叙述了来意。

陈洪福这才知道,盛宣怀、周子坤他们事先己关注到江浙私盐泛滥之事,也怀疑此案可能是吴廉、曹世襄和徐九联手所为。

曹钟贤的入狱其中必有冤情,但吴廉等人动作过快,没给他们留下调查的时间,案子就判了。

昨日周子坤接到盛宣怀的电报,本想约见陈洪福,又担心直接见面会引人注意,只得先将他赶走,而后再派匡正邦秘密到马帮。

“既然李中堂认为这是冤案,他又是吴廉的顶头上司,为啥不直接治那狗官的罪呢?”杜心五问。

匡正邦道慢慢呷了一口茶:“先不说真假,吴廉那儿至少人证、物证俱全,而我们只是怀疑,没有确凿证据,又如何能治他的罪?你们手头可有证据吗?”陈洪福将自己现有的证据全都告诉匡正邦。

“不行,道听途说,主动臆测,不足以服人。这等大案,不能光靠暗访,必须明查。”匡正帮道。

“那就请李中堂出面--”陈洪福才说了一半,匡正邦摆手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此法更不可取。吴廉的后台是内阁总理大臣兼户部尚书李鸿藻,他是中堂的老对头。你这里一查吴廉,他那边就会告你网罗罪名陷害朝臣排除异己。太后老佛爷是最恨搞党争的。倘若如此,不仅救不出曹老板,中堂那里还得受太后与皇上的斥责甚至处罚。所以此案万不可由中堂出头。”

“这么说就没招啦?”杜心五又问道。匡正邦道:“那倒不是。既然此案确为冤案,只要太后能准许调查,中堂大人就一定能把案子翻过来,现在关键是有人敢先去--”

“告御状。”陈洪福脱口而出。

“小子,你真聪明。但这告御状可不是闹着玩的。刑部那边,估计吴廉已经买通了,去也没用。闯皇宫,拦鸾驾,更没门,那样你还没见到太后的面,早被大内侍卫乱刀砍死啦。”

“那怎么办?”陈洪福与杜心五同时焦急地问。

“必须赶机会,但你们也别太着急。”匡正邦神秘地笑了笑,道:“今天是三月初八,再过半个月,就有个绝顶的好机会……”天后娘娘,南方人称为妈祖,是历代船工海员渔民和商旅共同信奉的海神,天津、扬州分别作为北方、南方漕运、海运的枢纽,自然要祈求这位海神娘娘护佑行漕和航海安全。

每年三月二十三是娘娘的寿诞之日,这期间天津卫和扬州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皇会,也叫娘娘会。

这其实就是一种民间社火。类似活动全国沿海城镇几乎都有,但唯独天津的娘娘会叫做

“皇会”。这是因为当年康熙帝南巡路过天津时,正赶上这里举办娘娘会,看到那繁华热闹的盛况,龙颜大悦,亲赐天后宫匾额,尊天后为

“三泽福主”,并赏给会首每人一件黄马褂,另口谕众人每年要坚持办会。

此后娘娘会便改称为

“皇会”。后来乾隆帝下江南,特意在津观会,也认为此会能彰显大清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盛世气象,再次赏赐会首黄马褂。

有两朝天子的赞赏,办会的士绅巨贾们热情高涨,大家互相攀比,不惜血本,力求将皇会的仪仗、器物、服装、表演做到尽善尽美。

由此皇会越办越大,影响越广。除天津本土,北至辽吉、西至山陕、南至两淮的百姓也都争相来津观看皇会。

到同治、光绪年间,天津渐渐成为了北方经济之中心,天津皇会地规模也随之达到了鼎盛。

慈禧太后酷爱看热闹,京津两地相距又不过二三百里,所以只要此时段里没有什么要紧的军国大事,她都要驾临津门。

另外,天津是京城门户,海防要地,慈禧也想做番视察。近五年来,光绪皇上亲政,慈禧有了更多的闲暇,每年都到天后宫进香赏会,今年也不例外。

匡正邦讲得明白:太后的行宫外戒备森严,无法靠近;而皇会的当天,观者数以十万计,在此时贸然告状,很可能引发骚乱踩踏,如果导致无辜百姓死伤,后果不堪设想,

“太后的行程中,你们只有一个空子可钻。”陈洪福忙问:“在哪儿?”

“南宫大街的真素园,应该比较清静。”匡正邦用手朝南指了指。真素园的素包子,是天津人最爱的吃食之一,该回民店主为防夏季雨水入店,在门口垒了一道高高的石头门槛,故老百姓习惯称其为

“石头门坎素包”。其实,这小小素包之所以能美名远扬,还多亏了慈禧老佛爷。

当年慈禧第一次到天津来,看完皇会,本想去侯家后吃狗不理肉包,但刚刚上香请愿,不宜动荤腥,便改到天后宫附近的真素园。

吃过这家的素包后慈禧是赞不绝口,直说

“这味儿真比御膳房的大菜还顺口。”此后,慈禧时常差人来津买石头门坎素包,每次来津看罢皇会,也必去真素园进膳。

此事在天津卫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对,大人您真是高明。”陈洪福兴奋地说道:“我一定能想法子混进去。”匡正邦依旧神情严峻地道:“不过你要明白,这可是大大扫了太后的兴啊。即便你的冤字能喊出来,依太后的脾气,盛怒之下,她会不问缘由就先砍了你的头。”陈洪福倒吸了口凉气,没敢再插话。

匡正邦接着道:“在那种情形下,能稳住太后的唯李总管一人。”陈洪福知道匡正邦说的是大太监李莲英,不解地问:“那我怎么搭得上那层关系呢?”匡正邦眯眼笑道:“内务府的端贝子不是你朋友吗?”

“唉呀,是啊!我怎么把那位爷忘了?陈洪福一拍脑袋也笑了,由此暗赞这位匡会办确是个极富心计之人。陈洪福的眼光不错,多年以后,匡正邦真就成了津沪官场上的厉害角色。听说陈洪福要告御状,端明不胜欢喜:“我说小福子,可真是有你的。爷我长这么大,告御状这路事也只听说过却没见过。这个忙,我肯定帮。就是这李总管胃口大了些,千八百两的,人家根本就不搭理,就是万八千的,也未必瞧得上。何况办那么大的事。我琢磨着,怎么也得--端明说着,伸开五个手指。五万两银子,对于眼下的陈洪福就是个大数目。曹家全部的财产被查封了,别人谁还能拿得起这笔巨款?连放印子钱的,这会儿都不敢对他放这个数。而像文家、龚家这样拿得起的主儿又未必借,且此件事还不宜太声张,以免引起吴廉他们的警觉。没法子,看来还得先找自己的干爹。陈洪福急速返回天津北方马帮,来见范金宝,这个干爹算没白认,尽管他如今的日子更不好过了,还是咬牙跺脚地拿出了三万两银票。陈洪福又从杜心五那儿借了一万,再悄悄找到曹钟贤的挚友、吉祥源票号的金老板。这山西老醋儿这回倒没太抠门,一下就拿了八千。再加上陈洪福自己的两千两,五万银票终于凑够数了。陈洪福又赶忙给端贝子送去,等他再回到天津,已经是三月十九了,皇会的序幕早已拉开。天津的皇会一般先是四次出会,三月十六送驾,三月十八接驾,三月二十、二十二出巡散福,到二十三再回宫庆寿。从十六日起,天津卫就已经像过大年般热闹上了。出会要绕城而行,会道之上,门幡、舞太狮、跑旱船、宝鼎、日罩、灯亭、华辇等各种仪仗,气势浩荡色彩华丽,让人大开眼界,而诸多主间花会则各显身手尽展绝活。天津城内外男女老幼倾巢而出,沿街观会喝彩,外地游客、信徒、商旅也不远千里纷纷拥入津门,或为进香还愿,或为大饱眼福。二十一晚三更,王鼎身穿黑色夜行衣,怀揣利刃,蹿房越脊,施展绝顶轻功来到真素园的后院,从天窗跳进店主钱掌柜的屋中,雪亮的短剑抵在钱掌柜胸前。钱掌柜的老婆一见,都没叫出声来,就吓昏了过去,钱掌柜则是连声讨饶。王鼎也不隐瞒,横着剑道:“俺就是夺太湖马帮、大闹上海滩的侠剑王鼎,今儿有事来麻烦你。这忙你要是帮,必当重谢;要不帮,会怎么样,你琢磨琢磨。”钱掌柜哪敢说半个不字,赶紧说:“我帮,一定帮!您让我杀人,我都干。”王鼎冷冷一笑:“用不着杀人,只要按我的吩咐做,就行了……”

最新小说: 霓裳铁衣 公主万福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催昭嫁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三国美色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