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糖醋女“神”捕》进入尾声啦!
盛夏的骄阳犹如挥鞭肆虐的暴君,抽打得满街行人都无精打采。
若是往年的七月此时,花陵都早已热闹得犹如京城一般,大小客栈挤满了各方云集的商贾贵人;花盟会一百二十多家花行夜不闭户,整日都不断有客人出入;就连清晨时常听见的声音,也从清脆鸟鸣变成了车马轧过石板路的声音。
往年花陵都的夏天,的确应该是这样热闹的。
望着街口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唐朱玲的肩头也没精神地垮了下来。
“天杀的白莲教。”
愤愤地嘟哝了一句后,她扭头转入了身后的巷子里。
巷子本就是个远离尘嚣的地方,两侧墙沿上爬满了绿萝,另此处更添了几分幽静。巷口往里没几步,一个卖豆花的摊主见到唐朱玲进来,将一脸的皱纹笑开,招呼道:“唐捕快?刚开锅,来一碗?”
这条巷子,正是花陵都府衙的后门,而此刻的唐朱玲,也已经褪去了平日场穿的那身玫红色纱裙,换上了一套湛蓝底子红线边的捕快服。除了没有带冠佩刀之外,此刻的她俨然已与寻常捕快无异。
虽然换了一身行头,也换了一种心情,但当望见那碗豆花时,唐朱玲仍是在袅袅热气中依稀看见了熟悉的景象。在花仙庙中,唐朱玲曾学过一个道理,人的眼睛若是透过热气瞧东西,就会瞧不真切。此刻,她觉得这个道理再对不过了,隔着碗口冒出的热气,那白润滑顺的豆花硬生生化作了楚麟的那张笑脸。
唐朱玲猛得摇了摇头,对卖豆花的老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那个……少搁点辣吧……”
————
自从无为老祖落网后,花陵太学诸事算是落下了帷幕,整个书院经历了这场浩劫,三派四门这种小家子气的内斗早已消失一空。不过花陵太学的一干蜕变,失去了院生身份的唐朱玲是体验不到了,凭借“勇抗逆贼”的功劳,她终于是达成了梦想的第一步,由花陵知府破格提拔,成为了一名女捕快。
她穿起了梦想中的捕快服,承担起了衙门内琐碎的小事,也渐渐习惯了每天忙到只能抽空来后门吃一碗豆花。
如今,她所听所见、所说所做,都已与一名普通的花陵捕快别无二般。
若是将这些日子来的经历概括成一个字,那定然就是——“忙”。
整个花陵捕衙忙疯了。
白莲教重新出山的消息并不可怕。花陵都墙高城坚,常备士卒近千,除非他白莲教在山里造得出大炮,否则就是围城数月都很难将城池攻破。何况东州军中虽然出了叛徒,但邻近个州皆有忠于朝廷的重兵。老百姓看战事,那是外行看门道,预断输赢全看一将千军。中原息战了五十年,名将什么的倒是没了,可东州一万的军力就算全反了,也抵不过四周邻州的五万联军多。但凡老百姓在茶余饭后谈到即将到来的乱局,只要有人让他们掰一掰指头,很容易便能让老百姓的心绪缓下来。
东州军中有几支部队被白莲教毒化成了香军,这消息也不算可怕。五天之内,朝廷飞马颁下旨意,由年近七旬的楚王暂代东州军察一职,圣旨上另有一句,要楚王调动宣威军四旗连夜赶赴东州,尽速平乱安民。宣威军,楚王的嫡系部队,四十多年前,正是这支队伍将白莲教打进百远深山。圣旨的内容一传入东州,各地人心大定,不少想要逃难的百姓解开行囊,只管按往常的模样过起日子来。
真正可怕的消息,另有其事。
舌头一挑卷走了唇边的葱花,唐捕快风风火火地赶回了捕衙。
推开“秋毫阁”的大门,一股热风迎面吹来,把她身上本来的“风火”吹成了“火焰山”。这里是花陵都府衙捕快们做案头的地方,五间打通了的客房里,摆着三十余张案几,大约一半的案几正空着,而另外一半的案几上则挤着四十多名捕快,他们两三人合用着一张案几,有的在伏案疾书、有的在打磨铰链朴刀、更有几个捕快将要证人带了过来,正循着证人的描述拼着画像。
唐朱玲被分在最里头的一角,这桌子倒没人同她抢,上头对着厚厚一叠卷宗,几乎超过了唐朱玲的肩头。
见她回来,一个老资格的捕快不满地喝道:“哟!小唐!吃个饭这么磨蹭?赶紧把前年的案宗都看完!”
“哦,好嘞。”对于这人吆五喝六的态度,唐朱玲反倒是适应的很。她当捕快是半路出家,断案办案方面的确有诸多欠缺之处,说句不好听的,如今的她虽然身上穿着捕快服,可着实帮不上其他人什么忙。为了尽快让唐朱玲熟悉事务,李进忙里偷闲叫人调出了前几年捕衙办案的卷宗,让唐朱玲几天内读完,那位老资格的捕快如此催促,反倒是有利无害。
只是唐朱玲这边屁股刚沾上椅子,秋毫阁的大门很快又被人推了开来。
进来的那名捕快比唐朱玲更显急促,他一边扶着被撞歪的冠帽,一边喘气到:“快!快!门外列队!跟着李总捕头走?!”
不少捕快手头的事都做到一半,可所有人见状都一言不发,撂下东西提起佩刀就往外走。
那个正在描绘案犯容貌的证人,被捕快们雷厉风行的作派镇了一镇,畏畏缩缩地问道:“那我……我怎么办?”
那个老资格的捕快连头都不回:“在这儿等着!官爷们有急事要办,等咱们回来再接着话!”
证人被他话中的煞气吓得话音更轻了:“那……官爷们几时回啊?”
唐朱玲看那证人实在是可怜,只得走过来道:“卢老哥,要不就我来替你画吧,我在花仙庙时也学过一点点丹青。”
卢捕快哼了一声,虽仍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倒也没有反对。只是那位撞门进来的捕快却连连摇头:“唐捕快!使不得!你也得去!李总捕头亲自带队,点名要你一块儿来!还要你带上厉害的家伙!”
“厉害的家伙?!”
那证人原先还觉着唐朱玲是所有捕快中唯一一个女捕快,一张俏脸甜美的很,比其他捕快不知温柔多少,可如今一听唐朱玲居然是身负“厉害家伙”的角色,这位证人兄弟不禁往远处挪了挪椅子。
如今的唐朱玲早已学会了“令行禁止”,就在那位证人还在不知所措时,她已从座位处抓起了一根腰带,这根腰带已经代替了她原先的腰囊,里头装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药,腰带一侧还装了一根卡槽,正是卡住佩刀的地方。只见一边佩戴着一边跟着众人走出了门,整个过程一言不发,直到跟着大会儿在院子里列队等待时,唐朱玲才小声向身边那位传令的捕快小哥问道:“小哥,什么事儿啊?”
“还能有什么事儿?花盟会那边又出事儿了呗!”刚才来传令的捕快小哥叹声道:“十三家花会联合休市,好些个花农出不了货,花商也进不了货。中午有个老花农与一个护院争执起来,被打破了头,领着同乡堵门闹事去了。”
“农商之争本是小事一桩,可那十三家花行皆是与白莲教有干系的,都特么是烫手山芋,抓不的放不得又惹不得。”卢捕快骂骂咧咧地插话道:“偏偏咱们礼部定下的什么破规矩,要百姓人人都知晓白莲教是妖魔鬼怪,这不现在出了事,这群手无寸铁的百姓尽给弟兄们添乱!”
话虽粗鲁,对唐朱玲来说却也足够简单,直白的两句话,便让她知晓了此番要淌的这池水有多深。
“勿议政,这规矩你可还记得。”说话间,李进已从院门里走了进来,一句话便将一脸悍色的卢捕快说得低下了头去。李进一身捕头打扮,内披软甲,外罩官袍,一顶漆黑的捕头冠在正午艳阳下却颇具寒意。幸好,在他环视一番,将目光落在队伍最后的唐朱玲身上时,终究是露出了几分温和神色,他问道:“花药带上了吗?”
唐朱玲献宝似的取出一个瓷瓶晃了晃:“都带上了!连引蛇膏都有!”
“好!记得听令行事。”
“是!李大哥不开口,玲儿绝不扔瓶子!”
唐朱玲脆生生的回答,让整个队伍肃杀的气氛顿时冲淡了不少。
那刚刚传令的小哥显然有些刻板,他皱着眉头道:“小唐!你怎么老不肯称呼李总捕头的官职?这样大哥小妹的叫,教人觉得咱们花陵捕衙随便的很呢!”
这会儿卢捕快反倒站在唐朱玲这边了:“嘿!小子哎!你还别不服,花盟会那一百多家人,哪一户手下没几条会木术的看门狗?要是他们被逼得急了,撒些痒粉毒粉蒙汗药什么的出来,咱们全府衙也只有小唐一个人能解!”
卢捕快这一席话说出来,大伙儿都笑着应和了一番,李进压住嘴边的笑容,整肃起队伍便动了身。
花盟会的掌柜们大多都住在城北,故而这次闹事的花农亦聚集在那处。唐朱玲跟着队伍穿过了小半个花陵都,很快便瞧见了一番熟悉而陌生的场景。
说陌生,是看见了几十位花农打扮的人,他们正拿着扁担和石块,堵在了一条石巷的门口。
朴实、热情、温和……
往日提到花农便能联想起的几个词儿,如今在他们身上却一点都不剩了,每一个持械花农的面色都充满了令唐朱玲陌生的愤恨。
而说熟悉,则是眼前这片地界。
目光扫过巷口一块铜牌时,唐朱玲一阵恍惚,思绪几乎被带到了数月之前。
铜牌上,写着这条石巷的名字——芦花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