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1 / 1)

她怎么把这给忘了,姜茂欣在心里怨自己,难道连自己是在哪里碰见他的都给忘了?他们不是一路人,不是一路人,两根藤子上开出的花,怎么扭也扭不到一起去。她不由回想起李盛方才的话,“你是我朋友”。什么手炉,什么坎肩,怪她经不起撩拨。不过是朋友,她却把自己放得太高。

姜茂欣心里五味具杂,又是苦笑,又是自嘲。她看着李盛迈步上车,回头冲她微笑。姜茂欣努力牵了牵嘴角,也露了个笑脸,然后看着李盛的乌青色圆顶马车徐徐消失在往迎春楼去的大街上。

姜茂欣回了房,春花见她出去时还只是一身棉袍,回来肩上却多了一身极其漂亮的白狐毛坎肩,那坎肩实在是太精致了,上面每根毛都闪着银色的光,她再怎么不识货,也能看出来这身坎肩绝对价格不菲。

春花忙夸赞道:“小姐这身穿着真好看,跟仙女似的。”

姜茂欣只是笑笑,将坎肩脱下,在手里拿着。这坎肩她看着,心里难受,一看便想到李盛,想到李盛便想到红夭,再想到冬节两人同坐的马车。也是这辆,乌青色圆顶的;她想把坎肩扔了算了,眼不见心不烦,还能解气,但要丢她又舍不得了,倒不是因为它贵,而是因为他给她披上的时候,总不是在想红夭?

这么想来想去,姜茂欣手里摸着这麻烦东西,只觉得手里坎肩内衬那层白缎子,握在手里像一汪水一样柔软而湿润。

姜茂欣突然想到了什么,灵机一动,让春花将账册取来。

姜茂欣摸着那面缎子内衬的坎肩,心里有一个胆大的念头反正姜家现在这田地,想将成本降下来是不可能的了,那么为什么不干脆用成本本来就高昂的蚕丝,大量生产富家小姐们春天最喜爱的绸缎裙子。

姜记除了产棉布,也会生产绸缎和麻布。但麻布一般用苎麻纺,成本虽然低廉,但价格也便宜,并没有多少利润,而绸缎定价虽高,但用的是蚕丝,不仅成本高,而且工序也复杂。所以姜家只并没有将他们的生意重心放在这个上面。

春花取来账本,姜茂欣打开一看,发现自己以往一心放在姜家发家的长绒棉上,却没曾注意到原来绸缎的利润比她所想要高得多。

绸缎这东西虽然成本高,但价格定得更高。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城里的那些爱俏的富家小姐们,为了买这些精美的丝绸,是舍得花大价钱的。

姜茂欣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让春花将李盛的衣服收好,改日给他送过去。

有了姜太夫人这句话,第二日姜茂欣便去了布庄。请布庄掌柜将布庄最贵的丝绸全都拿出来。布庄老板一听,有些奇怪,先是一愣主,道:“姜小姐,您这是?”

姜茂欣并将她的想法告诉了掌柜,掌柜听完,在心里琢磨了一下,道:“姜小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请讲。”

掌柜便道:“您这办法乍一听或许能行,但这卖东西想要赚着钱,得要买家。在庆喜城想买棉布,看咱们姜记的牌子就错不了。但买这丝绸锦缎,那便该是吕氏了。为什么?因为别人是从京城来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城里人就爱这一样的,那也没办法。”

这时小伙计将锦缎拿了上来,摆在姜茂欣面前的桌上。姜茂欣用手指摩擦了一下,感受到丝绸中紧密的丝线交织。柔软如水从指间流过。这的确是上好的布料。姜茂欣问:“这些丝绸是从哪收的?”

掌柜一笑,道:“这可不是从哪收的,咱们庄里专门有一批人纺棉布,也有一批纺丝绸。这丝绸要我说,那是比吕氏的还好上几分咧,只是成本真在是太高了,就这么短短一尺,就要好几两的银子。哪里都是穷人比富人多,普通人比上等人多。上这儿来买布的,也都是普通人,衣能覆体就行了,哪儿有那么多人肯玩大价钱?”

姜茂欣点点头,道:“掌柜考虑的是,而这些我也考虑到了。但现在收棉花的价格也不比蚕丝低到哪里去,就算好不容易收来了一批,也要花上大价钱,最后卖出去定价低了,卖一匹是赔一匹的钱、还不如做先绸缎试试看,抢他们吕家的生意,也算是报仇了!”

掌柜捋了须,若有所思。姜茂欣的话乍一听不可思议,姜家当初能发家,全仰仗的是这长绒绵纺成的棉布。所谓术业有专功,这绸缎生意可是人吕家的,明着抢是抢不过人家的。但细细一想,又的确有那么几分道理。棉花是收不到了,琢磨着改收丝绸也是一条路。现在他们姜家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除了铤而走险,又哪还有别的法子?

掌柜便道:“小姐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您瞧这也是个大事,还是先等少爷回来了,让他拿这主意。”

姜茂欣只得依了,等姜茂财回来再说。

这天旁晚,姜茂财当好从邻城回来,一身风尘。进屋跟姜夫人,太夫人行了礼,便回房梳洗,府里人布了酒菜,要为姜茂财接风洗尘。姜茂财整理完毕,便上桌吃饭。姜茂欣想跟他说话也说不上,只得等到用罢晚膳。

最新小说: 催昭嫁 公主万福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霓裳铁衣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我的女友是诡异 三国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