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章离开大明
凌渡虚空之上,吴斌易放眼望去,方圆百里尽收眼底。
满清大军的残军退走,吴斌易并没有再出手,他只是静静的站在虚空之上,望着那些恨爹娘不多生几条腿,死命往回逃的满清大军,长长一叹!
明朝事了,吴斌易也不想再在这个时空待下去了。
验证过了天剑之威,击退了扣关的满清鞑子,这趟明朝之旅,自己算是完美的划上句号了!
突然,一道仓皇而逃的身影,落入了吴斌易眼帘之中。
“皇太极!”
皇太极闻声后,如遭雷击,策马疾逃的身子,也不由一颤,一拉马缰,顿在了原地。
“回去告诉努尔哈赤,华夏大地,山海关为界,越界者,死!!”
吴斌易轻飘飘的话语传遍整个山海关内外!
皇太极闻言惊恐的看了后方那血流成河的战场一眼,下意识的点了点。接着,皇太极一挥马鞭,策马而逃。
吴斌易负手而立,静静立在虚空,神情淡漠的俯视着下方落荒而逃的皇太极,仿佛俯瞰苍生的神灵一样,无喜无悲!
这时,下方的崇祯怔怔的望着如神灵俯瞰苍生的吴斌易,却是想起了昔年庄子说剑之天下三剑,不由自嘲一笑!
庄子所言,天下三剑,一是天子剑,二是诸侯剑,三为庶人剑。
“天子之剑,以燕貉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裹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
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
“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嗔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三剑之评,足可看出庄子对天子之剑尊崇至上,对诸侯之剑尽是推崇,但却对庶人之剑不屑一顾。
曾经,崇祯亦是非常推崇庄子说剑一说,而今…,
“仙长一剑灭万军,三剑之说…,呵呵!”
崇祯不由自嘲苦笑的摇起了头,庶人之剑若是如仙长这般,天子之剑与蝼蚁之锋何异?
不管崇祯心头如何,吴斌易却是在虚空上望着皇太极的满清铁骑退去后,落到了崇祯等人的面前。
一见吴斌易轻飘飘的落在自己面前,崇祯连忙行了一礼,高声道:“仙长一剑覆灭满清数十万大军,请受由检一拜!”
“仙长威武….仙长威武…,威武….”
山海关上的守军狂喜的大声欢呼应和,满清扣关的三十万大军几尽全灭,二十年内再无进攻之力,而且,仙长刚刚让皇太极转告努尔哈赤的话,他们可是听得清清楚楚。
山海关,越界者,死!!
他们相信,努尔哈赤,亦或者其他草原游牧民族,诸多蛮夷,只要他们的大汗,脑子没进水,有仙长那如斯恐怖的一剑威慑,就决计不敢再犯大明边境……
将军难免阵上亡,马革裹尸虽是所有将士的夙愿,可,谁又真的愿意如此。
而至今日之后,他们也能得偿所愿,再不必过着朝不保夕的戍边生活了。
所以,他们心中对吴斌易这位“仙长’不仅有着无边的崇敬,同时也有着浓浓的感激。
扣关铁骑如丧家之犬败逃而回,山海关之危一解,吴斌易也再没了待下去的念头。
等崇祯吩咐完了山海关诸将一切事宜之后,吴斌易便唤出了轩辕剑,将其送回了大明皇宫!
一至皇宫,崇祯便兴冲冲的吩咐侍卫前去摆宴,并颁下口谕令百官速来保和殿。
侍卫领命匆匆而去,崇祯正欲开口邀吴斌易往保和殿一行,却忽的看到吴斌易正望着悠悠蓝天,不知在想着什么!
“仙长…”
收回思绪,吴斌易对崇祯摇了摇头,道:“如今明朝大势已定,内忧外患皆除,我也该走了!”
崇祯一愣,遂开口挽留道:“仙长,莫不是嫌弃朕招待不周,如今盛世开幕,仙长当与朕共享江山,何至于此.,”
“江山?”吴斌易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随即抬起头,目光深邃的仿若要洞穿宇宙星河,望向那茫然不知处的仙神界面!
望着天空良久,吴斌易才道:“无上剑道,才是我的追求!”
无上,吾之上,再无其他。
大明一行,吴斌易终于坚定了心中的目标,虽然目前距离那个目标遥遥无际,但,吴斌易相信,终有一日,自己能够凭着手中三尺青锋,系统的辅助,问鼎无上!
话音落,吴斌易没等崇祯继续发问,直接一步跨入长空。
接着,一道恐怖至极的剑意自他身上透出,剑势也随之牵动!
整个皇宫,乃至整个京城,都,乱了。
绝世的剑意形成擎天虚影,无边剑势透体而出,短短一瞬,已与剑意重叠,形成一个庞大的剑域,笼罩整个京城!
剑域一成型,瞬间令得真个京城上方4,4苍穹云海倒卷,京城以及周边的所有生灵更是瞬间被剑域的无上威能慑服,不由自主的跪在当场,瑟瑟发抖!
同时,一股难言的恐惧蔓延了他们的心房!
被吴斌易恐怖的剑域笼罩,崇祯也和外面那些平民一样,被压趴在了地上。
这一刻,他心中苦涩难当,帝皇又如何。在仙长眼中,自己与蝼蚁又有何异?
江山?天下?帝皇?
呵呵….
崇祯趴在地上,嘴角扯出一道难看的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