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混元宗所部在浙江北部积极备战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原来,远在广西的魔教本部不甘寂寞,也派遣一支数万人的军队北上,在东法王杨秀清的带领下一路过关斩将,如入无人之地,竟把清廷的西南腹地搅了个天翻地覆。
魔教自持高手众多,又有悠久的历史,虽然以前接受过混元宗和三元观的帮助,但一直游离在华夏军的体系之外。
就是混元宗最近倡议的华夏盟,魔教也兴致缺缺,只有钦州的杨天明部以个人势力的名义参与进来,魔教本部却不屑一顾。
魔教东法王杨秀清率领的军队号称太平军,装备着大量前装滑膛枪和商用火炮,士兵和军官有一定实战经验,也得到过相对专业的军事培训,对上还处在大刀长矛时代的清军,那就是大炮打蚊子了。
最重要的是,太平军拥有大量出色的武者,作战方式与李仙为首的华夏军迥异,并不完全靠火器作战,而是采用招募大量冷兵器部队,与火器部队配合的方式。
也就是说,少部分精锐火器部队压阵,然后拿着长矛之类冷兵器的军队在优势火力支援下冲锋,将清军的队伍打乱,然后趁机予以消灭。
这样的好处就是将火药和子弹等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也就是摆脱了对火药的过多依赖,而且战斗的消耗的那点军用物资,利用敌军那里俘获的物资就能补充,持续作战能力大大加强。
再加上军队里有大量武者协助,武者的参战比例还远超三元观和混元宗等,因此总能采用奇兵突击的方式,将特种作战方式发挥到极致,让遇到太平军的清军总是惶惶不可终日。
太平军一路势不可挡,一直推进到长江流域,甚至到达湖南和湖北地界,可谓是天下振动。
有太平军从西攻来,有华夏军从东边攻击,清廷的有识之士都暗自慨叹起来,看来我清这花花江山恐怕不保,至少长江以南恐怕都要尽皆落在叛军手里了。
不管是清廷还是造反势力,都把时局看得很清楚,等到西边的太平军和东边的华夏军汇合的时候,就是长江流域南部全部落入造反势力手里的时候。
考虑到造反势力的水战能力远在朝廷官军之上,到时候只要用水上力量阻断江北对江南的影响力,那么长江以南地区就要全部落入造反势力手中了。
在那之后,除非造反势力内部发生规模宏大的冲突,否则过不得几年反叛军就能积累足够的实力北伐,重现当初朱洪武对元朝的逆袭了。
这一点,不但读遍史书的中国人清楚,就是不远万里来经商的外国人也能明白。
在太平军北上的消息传来不久后,李仙就得到多名外国领事的求见请求。
“敲竹杠的机会终于来了。”李仙自己对自己说道,脸上无悲无喜。
过来拜访的领事多达四位,其中光是英国领事就有两位,分别是香港的璞鼎查和上海的巴富尔;此外有美国的驻上海领事吴利国和法国的上海领事敏体尼。
通常而言,中国人都将历代的上海领事当成大人物,特别是早期的领事,带着自己国家的秘密使命到达中国,然后努力开拓市场的同时谨慎地窥探中国上下层的动静,向本国传递各种机密而隐晦的消息。
但是,事实恐怕与大家想得很不一样。
要说英国的香港总督璞鼎查倒是资历深厚的外交官和官场常青树,来中国之前是印度总督,然后在鸦片战争期间来到总督,还曾担任过英国远征军的总司令,战后就留在香港,成为英国在中国最高级别的官员。
至于上海领事巴富尔,全靠璞鼎查推荐才成为上海领事,不管资历、声望还是人脉,都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按照李仙世界的历史,巴富尔在上海任内本来做得很好,使得中英贸易量蒸蒸日上,只是后来璞鼎查受到孤立而离开香港,巴富尔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原来,巴富尔在上海圈一大块地做租界,然后又花了一万六千元左右的银元,在原来的吴淞二号炮台附近购买大量土地,以便在那块土地上建立领事馆。
巴富尔之前在中国的工作可算是卓有成效的,自我感觉良好,便从自己口袋里拿出四千银元,垫到公款里,也就是说这一万六千元购地款中有四千元是巴富尔私人捐助的。
本来,拿自己的钱补贴政府,这是绝对的好事情,搁到哪个时代都要大赞一番,结果英国本部却很不高兴,立即将巴富尔撤职了。
原来,英国有个规定,就是外交官在国外不能私自置办房地产,就是花钱捐助政府也不行。
巴富尔以如此接近“莫须有”的理由被撤职,接任的阿礼国就将领事馆土地笑纳了,英国政府也丝毫没有嫌弃这块土地的样子。
这说明,巴富尔被撤职,只是因为老上司和靠山璞鼎查倒台,而不是因为他真有什么错误,同时也证明英国人也很会干对人不对事的事情的。
如果说两位英国领事还算是专业的官员的话,法美两国领事就几乎是草莽出身了。
法国的上海领事敏体尼本身只是名海军中尉,到达上海后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在上海的法国单位只有一个破旧不堪的很小的教堂和一家钟表行。
这位敏体尼领事做事还很特立独行,在1853年左右觉得在中国待的时间长了,就私自决定回国度假,就直接启程回国,考虑到自己走后上海就没有法国领事了,就从原来那家钟表行里随意提拔一位伙计叫艾唐的,成为自己离开期间的代理领事。
然后,敏体尼度假过得很开心,在1861年左右才姗姗回到上海,把过了好几年领事瘾的艾唐直接踢走,重新成为领事,而这种私自转换官职的行为,竟没有受到法国政府的任何干涉。
值得一提的是,敏体尼跟那家钟表行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后来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这家钟表行的老板雷米,又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老板雷米的侄子。
至于这么做是否有差了辈分的嫌疑,这种事情倒不用算得太清。
美国领事吴利国成为上海领事的经历就更为传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