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什么是望远镜
我本以为在一群不是中原人当中找一个中原人是很好找的,可想不到找了半天竟没找到。
还是有些远,人的眼力有所不殆呀!有望远镜就好了。
对了!现在是1629年,记得自己在穿越前,一次无意中手机上看到过这么一则历史: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于1622年进入中国的时候,携带了一部望远镜,后来他把这部望远镜献给了当时的明朝皇帝。
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有一部,当然就可以弄出现许多来。现在七年过去了,至少这京城的守城指挥将领应该人手有一部望远镜的吧?
“孙将军,能把你的望远镜借本公主用用吗?”
“望远镜?什么是望远镜?是看远的吗?”孙将军一脸的懵逼。
旁边的马应奎、李若珪也是一脸不懂的样子。还是太监要见多识广一些,何新道:“公主说的是不是千里眼啊?”
我一拍自己的脑门:“对呀,自己忘了,望远镜可是现代的说法,以前那都是单筒的,名字叫千里眼才对。”
“对对,千里眼。你们有谁知道哪里有千里眼吗?给本公主弄一个来。”
何新道:“几年前,应该是明熹宗圣上的时候吧,有个外国人,送给了圣上一部千里眼。”
我赶紧道:“对对,就是它。你知道,现在那个东西在哪儿吗?”
“当年圣上拿到这个东西很高兴,把它安放在了天文台,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星星,还有大大的月亮。”
我疑惑的道:“就拿它看星星月亮?你们就没有拿它做点别的?”
何新也疑惑的道:“做别的?做什么别的?”
我气得一跺脚:“蠢!真是蠢啊!”
我抬手一指对面的清军大营,道:“还做什么?比如,看到对面的清军大营了吗?清军有多少人?有埋伏没有?清军的首脑是谁?有那个千里眼的话,你用千里眼一看,一切不就都明明白白就近在眼前的吗?”
马应奎没见过千里眼也就罢了,李若珪曾去过天文台看过千里眼,就深有感触。他也兴奋起来,一拍自己的大腿道:“唉呀,真的是很蠢啊!怎么就没想到把它用在这方面呢?如此一来,敌人怎么用兵?怎么调度?全都瞒不过咱们的眼睛了。这么好的东西,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不过他又很快冷静下来的道:“不行啊,公主,人家那千里眼上有两片,亮晶晶的透明的东西,这东西咱们没有啊,上哪弄去?没有那东西,千里眼可就成不了千里眼,成了瞎子了。”
“那东西叫镜片,不过就是玻璃磨的凹凸型的……”卧槽!我一下子又想起来,好像明朝只有不透明的琉璃,还没有透明的玻璃。
何新从身上摸出一块吊着黄金吊坠的亮晶晶的玩物,在一旁不自信的吞吞吐吐道:“公主,玩物店里有许多象这种透明的水晶卖。很多人买它是因为岁数大了,眼睛看着花眼了,用它就可以把字画什么的放大,不知道用这种水晶可不可以代替?”
我在看到他手上的东西后,立马高兴的跳起来:“这水晶当然很好,何老伯,我给你画个图,找家工坊让他照着做,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孙开忠找来了纸笔,看着这文房四宝中的毛笔砚台,我的心就是苦笑。虽然自己小时候也抓过几年毛笔字,用毛笔字写起字来也并不是不能见人那么差。但对我们用惯了签字笔写字的人来说,用毛笔写字真的很慢,若是平常都用它写字还真不习惯。
看来,什么时候还得把笔弄出来才行。好在现在并不是写字,只是画一幅画罢了。
随手用毛笔画一架望远镜?还真亏我小时候是学霸啊,画画也难不倒我,每次小学初中图画课上的图画练习都是优的存在。
我先画了支单筒的望远镜,然后又画了一个双筒的。
何新对我能够画画,倒是不惊奇。因为我的这个前身,不会做其它什么,但是一个人静静的画画还是喜欢的。只是他看我画的笔法功底,与原来的公主当然是大不相同。区别是现在画的这个更有立体感。虽只是寥寥数笔,但这东西看起来就像是活物一样近在眼前。
因为我的画工画法在现代,那是很普通,人人都会的,所以我并没有意识到什么。直到画完了才发现,周围所有的人都盯着我,震惊的,象看怪物似的盯着我。
我看看他们,再看看我画的画,突然醒悟过来,古代的画,那都是平面的,而我画的画却是只有在现代才会有的三位立体的画,这可是颠覆了他们以往看到的图画的画风,所以,也难怪他们都感到震惊了。
我的心中暗暗懊恼,都不知道该怎么样子来解释我的行为了。虽然明知道不能把现在的东西弄过来,以免惊骇了别人。但从现代来的人,举手投足之间,不知不觉的就会流露出现代的东西,这个还真没办法控制。
这个时候不能解释,越解释越糟糕,最好的方法就是转移视线。
我将画好的图纸交给何新:“何老伯,那个双筒的你让他慢慢做,做工务必精良一些,单筒的,你就让他快一点马上给我拿过来,只要能够看,即便是把镜片镶嵌在竹筒上都行。”
我小声附在他耳边道:“弄那个千里镜需要多少钱?我们公主府还有这个钱吗?”
何新道:“回禀公主,公主历来很节约的,而皇上每年赏赐的也多,所以我们公主府的银钱历来都有结余,我前几天接手的时候就为公主看了帐目,到目前为止有2万两银子的结余。”
一听公主府里还有2万两银子我的心踏实了下来。我知道在明朝,100两银子就可以买头牛,够一个普通家庭的一年的支出,所以2万两当然是个大数目了。
史书上不是说崇祯皇帝是个很抠门儿,很穷的皇帝吗?怎么他的女儿都这么有钱啊?但转念一想,崇祯皇帝他再怎么穷,也是皇帝啊,所以嫔妃公主们的生活不可能真的很穷的。
而且2万两,跟朝中那些有钱的大臣相比,那真的只是九牛一毛。
1644年,李自成带着农民军包围了京城,崇祯肯求大臣们拿点钱出来,发放给守城的军士,让他们安心守城。
可那些大臣们全都叫苦,一毛不拨,而国丈周奎实在磨不过,只交了一万两就说没有了。
周皇后觉得自己家就捐这么点儿,太不够意思了,就拿出自己的私房钱5000两交给父亲,让他再拿一点出来,凑成2万,这样面子上好看一些。
可周奎自己的钱一毛不拨不说,还将女儿的克扣下2000两,只交了3000两给女婿崇祯。
而当李自成打入北京后,发现国家的库房里竟然空空荡荡没有钱,不由大失所望。大太监曹化淳为了讨好李自成,竟然主动捐献5万两。
这下好了,刘宗敏,牛金星等人便准备了夹棍,让大臣们交钱。周奎在夹棍的伺候下,交出了70万两,又在家中搜出53万两。好多舍不得将钱财交给崇祯皇帝守城的守财奴,最终是人财两失。大学士魏藻德脑袋都被农民军给夹爆了。陈演主动捐献4万两,可被人搜出他家里还有几十万,气坏了的刘宗敏把他全家都给杀了。
李自成一共搜出七千万两银子!
我这个皇帝的女儿,堂堂的公主府,却只有2万两。这让我很是不忿,并在心里暗自盘算着,等有空的时候,倒要想个什么辙,让他们把这些钱拿出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