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 很早就有的想法(1 / 1)

翌日。

陈宏领着一名个子不高,梳着二八分的三十几岁的青年男子走进了林凡位于外滩酒店的办公室。

林凡迎了上去,笑着招呼道,“付先生,快请坐!”

“林先生,您客气了!”

青年男子穿着西装,没系领带,说话语速很慢,但吐字却非常清晰。

这位其实不是中国人,是新加坡人,名叫付绩勋,生于1968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曾在惠普担任研发工程师和项目负责人,也在新加坡国家科技局(nstb)金融与投资部任职过。

目前是德丰杰中国基金的合伙人,手上最为知名的案例就是主导了德丰杰中国对百度的投资,目前对方还担任着百度的董事。

林凡早就看过陈宏发过来的付绩勋的个人履历和资料了,非常熟悉。

实际上,不看资料,他也知道这人,名气很大。

招呼一旁临时聘请的服务生给两人上了两杯咖啡,林凡就让服务生退下了。

三个人各自坐在一张沙发上,中间还围了一个茶几。

陈宏坐在宽大的沙发上,手放在扶手两侧,翘着二郎腿,一脸笑容的他率先打破平静。

“其实吧,老付对林氏资本非常有兴趣,对你林凡,更是佩服和推崇。

不过呢,换平台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多聊聊嘛,大家彼此都了解一下。”

林凡点头微笑,对陈宏说了一声辛苦了。

然后看向付绩勋,缓缓道:“付先生,百度一案,可以说是国内创投行业的标杆案例。

以前跟德雷珀聊天的时候,他没少夸赞中国团队,尤其是你。”

林凡又在瞎几把乱扯了,他跟德丰杰的创始人德雷珀从来就尿不到一个壶里,见面不互呛就不错了。

脸书当年募资,德丰杰因为自家小气导致没投进来,但林凡相信,德雷珀肯定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等到特斯拉c轮融资的时候,德丰杰小投了一笔,大家关系才稍微修复一点。

但林凡相信,等过几年,斯盖普对赌完成失败的话,小气的德丰杰又要在背后说自己坏话了。

说实话,他也没想故意搞德丰杰,只是他们每次都运气不好罢了,自己要往枪口上撞,怪谁?

听到林凡和德丰杰的真正大老板德雷珀谈笑风生,付绩勋不疑有他。

因为他也仔细研究过林凡,知道这是真正快靠近金字塔顶端的年轻商业领袖,比尔盖茨都请对方吃过饭,和德雷珀认识,再正常不过了。

同时他还知道,德丰杰美国基金和林氏资本共同投资了前段时间在天涯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动跑车特斯拉。

正因为知道林凡的能量,所以他才想着是不是改换一下门庭,让事业更上一层楼。

听林凡如此夸自己,付绩勋谦虚了几句,然后慢慢进入了正题。

“林先生,我对林氏资本也不是特别了解,你能介绍一二吗?”

林凡点头,想要人家加入你公司,展示一下实力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林凡就把自己旗下的基金挨个介绍了一遍。

不同于往昔,林氏资本早已鸟枪换炮,规模最小的、投资美国vc市场的雨水基金也有5000万美元规模。

原本最小的基金本是只有2744万美金的立春基金,但随着特斯拉、土豆、赶集等项目估值上涨,管理规模提升了很多。

而规模最大的基金——母基金处暑,管理规模高达亿美金。

林凡把从摩根士丹利为首的银团那里质押20%脸书股权贷款的15亿美金、斯盖普退出的亿美金、框架传媒退出的3800万美金,全部注入了处暑基金。

斯盖普算是和林凡彻底没关系了,框架传媒那边目前相当于只获得了3800万美金退出回报,对赌结果还没揭晓,暂时只有这么多入账。

处暑基金管理的资产,除了大部分都是现金外,还有小部分eaby、分众传媒的限制股。

这些股权,可以持有作为资产组合,也可以未来变卖现金,再注入各大子基金。

母基金,又名基金中的基金,fundoffunds,简称fof,其实就是投资其他子基金的一个产物。

付绩勋听得连连点头,之前听媒体报道过林氏资本的九支基金。

但报道内容,很多都不准确和详尽,现在听林凡详说,才知道林氏资本有多大的潜力,以及多大的野心。

“天使、vc、pe、二级市场,母基金,貌似林氏资本只缺私募信贷(私募债)、杠杆收购、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能源投资这几张版图了。”

说罢,付绩勋一脸感慨,“有生之年,没想到还能看见咱们华人自己的kkr、黑石。”

陈宏看着林凡年轻的脸庞,也发自内心的赞叹,“是啊,从事过金融业的才知道,在白人主导的金融行业,诞生一家世界顶级的华人资本该有多难!”

“我纠正一下,我们可不是要做什么中国的kkr、中国的黑石,而是世界的林氏资本!”

陈宏微笑,“我知道,从你给基金取名就知道,二十四节气嘛。”

林凡暼了付绩勋一眼,笑说:“付先生,你现在对林氏资本的资本布局,以及未来要做的事情,有了个大致了解吧?”

付绩勋点头,“资产布局很广泛,但当下核心还是vc基金和pe基金吧?而且瞄准的还是科技和互联网领域。”

林凡很坦然的承认,因为这是他最擅长的,也是投资见效最快、最好积累实力的领域。

如对冲基金,更多只是投机性,捞一把就跑,不利于做大产业资本,真正的打下事业根基。

“我听林先生你介绍,林氏资本的pe基金全资并购了一家手机操作系统公司,还计划投资成立一家手机品牌,这貌似pe基金中的buyout(并购投资)。

可那家手机操作系统又是一家初创公司,没有现金流,甚至连产品都还没正式开发出来。手机品牌,更是从无到有。

这感觉不像pe投资的风格,也不似vc投资的风格。”

付绩勋问的内容,其实有点超纲了。

林凡招募对方出任林氏资本-惊蛰基金的合伙人,负责的是国内的vc投资,手机、安卓则是其他处暑、立秋两支基金负责的项目了。

不过对方有兴趣了解,说不定看重的是林氏资本整个投资平台的高管位置,而不是区区的vc基金合伙人。

于是,林凡慢慢同对方解释,“这个的确没有先例可循,是我自己独创的。”

“独创的?”

付绩勋对这挺感兴趣的,继续追问。

林凡也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画了一个超级大的饼。

“手机操作系统未来跨界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乃至物联网操作系统?投资汽车、手机,乃至各种家电,智能可穿戴设备?”

付绩勋一边小声嘀咕,一边仔细思考。

林凡的投资理念有点离经叛道,似乎和传统的金融方法背道而驰。

在他的设想里,金融貌似是连通各产业板块的血液。

别人要么是赚快钱,讲究低买高抛,这位好像是在玩乐高积木,通过自创、投资、并购等手段,把一块块零件拼装上去,组成一个大大的……

“林氏资本想发展成财团?”

付绩勋想到这,下意识就问了出来。

付绩勋一问出口,陈宏都愣了那么一下,然后两人齐齐看向林凡。

“没有没有~”

林凡摆手,连说了几个没有。

然后他哑然失笑道,“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投资方向和投后管理,比较讲究产业协同,并不是要搞什么财团、托拉斯。

再说了,现在什么年代了,那套模式在上世纪还行,如今是新世纪,那些早就过时了,也行不通。”

发展财团的想法,林凡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当时林凡仔细考虑之后就取消了。

现在他从林氏集团出来,创立投资公司,就是为了向财团迈进。

只不过,他可是不会承认的。

听林凡这么讲,付绩勋打消了不少疑虑。

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的确是他想太多了。

再说了,兔国是什么国家,他很清楚。

“我的想法是,确立几个比较有潜力的行业,控股一家核心企业,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投资入股,吃尽一个行业的红利。

我的目的呢,也不是靠垄断去攫取利润,赚取未来行业红利是其一,确保核心企业顺利成长是其二。

简而言之,钱也要赚,但赚钱之余,还有点其他附带追求。”

“那不就是产业资本?”付绩勋追问。

林凡点头,“对,但用产业资本定义太狭隘了,因为这只是林氏资本的一部分。

像斯盖普、框架传媒这些短平快的赚钱项目,它不香吗?该投也得投!”

付绩勋顿时就明白了,他又问:“那几个核心企业作为长期经营的标的,假如遇到增长瓶颈,或者走下坡路了,卖吗?”

付绩勋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在一般金融资本看来,没有什么不能卖的。

只要卖掉比再经营下去,财务回报角度更有利,那就卖掉。

“那就想办法突破瓶颈,或者转型!”

钱到了一定程度,基本就是数字了,林凡也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助力国内科技产业腾飞,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而不是纯粹的商人。

他不是说着玩的,而是打算以身作则,自个搞几个品牌出来,做好带头先锋模范作用。

之所以还在拼命的搞钱,那是他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特斯拉、手机公司、安卓都还嗷嗷待哺。

等到哪天各个支柱产业都彻底不依赖外部输血了,他或许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拼命搂钱了。

付绩勋笑着说:“这也是林氏资本的特色了?”

林凡面色平静的回答:“和一般的金融资本不一样,假如林氏资本的资产真的达到一定程度,些许亏损已经不在乎的时候,可能会做出一些让人掉一地眼珠的事情。”

付绩勋笑了起来,“我们新加坡的大统领曾说过,李家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

而林先生您,假如达到他那个地步的话,或许会做出一些不一样的选择来?”

“把钱带进棺材板,或者给后代留下太多钱,不是一件好事。

我的精神内核是一个传统中国人,讲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谈到李家城,林凡一脸不屑。

如今李家城在内地还被各种奉为上宾,包括他的那些言论,被创业者、普通人奉为圭臬。

长江商学院的企业家学员牛更生被李家城接待了三个小时,兴奋得一晚上睡不着。

付绩勋笑道,“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林氏资本的资金,是不是大部分都来自于你自身?”

付绩勋之所以这样问,其实通过聊天,很容易就能推断出来,哪个出资人会由基金管理人这么瞎折腾。

只有自己的钱,才能做到如此的任性。

对方之所以不搞成家族办公室,表明完全是自己的产业,而是批着一张基金的皮,付绩勋猜测,这位大概是低调吧,不想引人注目。

付绩勋还不是林氏资本团队中的一员,林凡也就没说实话,而是模棱两可回道:“很大一部分吧,可以由我们自身决定投资领域,退出时间等等,很自由。”

尽管还是模糊不清,但这已经是付绩勋想要的答案了。

他站起身,笑着朝林凡伸出手,“林先生,我愿意加入林氏资本,一起做一个有特色、有追求的投资机构。”

林凡握着对方的手,微笑道:“欢迎你的加入。”

口头协议虽然达成了,但还有职位、薪资待遇等细节需要谈谈。

对方没提,但林凡不能不提,或许对方就再等他开口。

对方来会面之前,陈宏就已经打听清楚了。

作为德丰杰中国基金的合伙人,付绩勋除了一笔不低的基础年薪,还有项目奖金,也就是基金的盈利分成。

基金盈利部分的20%,归属投资机构,基金经理/合伙人又从投资机构盈利的那部分抽成几个点到二十个点不等。

德丰杰原本给付绩勋开出的是十个点抽成,因为投资百度有功,升到了十五个点。

林凡直接给对方涨到了二十个点,也就是一支基金扣除管理费后,净盈利部分乘以20%,再乘以20%,也就是四个点。

考虑到管理费的存在,实际还要低于四个点。

看似不高,但如果能够运作两亿美元规模的惊蛰基金,在五年内变成十亿美金,净盈利八亿美金,扣除每年2%管理费后,付绩勋个人可以分红3120万美金。

即使时间线拉长到五年,平均年收入也是六百余万美金,还不包括底薪在内,妥妥的高薪一族,比中小企业老板都强,还不用担心个人破产、债务问题等等。

华尔街经常被曝出有年入上亿美金的基金经理,那可能是他帮助自家机构赚了十亿美金,帮助出资人赚了四十亿美金。

除此之外,基金每年收取的那2%管理费,几乎全部用于投资经理出行的头等舱、五星级酒店等等开支了。

在工作福利待遇上面,顶级的金融从业者那绝对是俯视其他很多行业。

之所以搞这么奢华,一方面是少缴税,花干净了事;另一方面维持自家投资机构的逼格,利于业务开展。

实际上,光收管理费,基金不盈利,拿不到盈利分成,那投资机构也开不下去,因为收支无法平衡。

私募基金规模不大,管理费所以也就不多,而公募基金/美国共同基金那种几千亿规模的,整年亏损也饿不死,因为光管理费就很夸张。

在这种运作模式下,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合伙人想挣大钱,就得拼命把操盘的基金搞盈利,而且是盈利越多越好,这样投资机构也跟着赚钱,背后的出资人也跟着数票子。

大家都开心!

除了委任付绩勋担任惊蛰基金的合伙人外,林凡还给对方挂了一个林氏资本中国董事总经理的职衔。

可以理解为一个是实际职务,一个是军衔。

对于林凡开出的职位、待遇,付绩勋都非常满意。

实际上,职务只是算平调,待遇也就升了三分之一。

他更为看重的还是平台,一个更有利于发挥才华的平台。

德丰杰的老外不信任黄种人,而林凡却视他为海外同胞。

最新小说: 从黑铁兽开始 我和榜一结婚了 我要挖系统墙角 快穿之女配太妖娆 苍生界祖 宅男的末世生活 变身之我被诅咒成萌妹 我的纯白舰娘 重生之进击娱乐圈 朕的爱妃是雪妖:雪女皇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