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 神秘空间 > 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一种解决方案

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一种解决方案(1 / 1)

吴凡有些犹豫,朱允炆说道:“你就讲吧,难道还有什么很难办的事吗?”

吴凡说道:“一个就是工业机器人,用机器代替人力,在我那个时空可还没成功的先例。”

朱允炆问道:“肯定还有其他办法,说说看。”

就是我说的第一种统治方式,那真的是个很神奇的方式。

三十年间将人口从四亿繁衍到了八亿,居然就养起来了,人口寿命大幅度增长,并大规模的普及了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完成了基本的重工业体系建设。

在这期间还要应对周边的战争和大国的军事压力,对外战争还居然都赢了,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朱允炆听后点头说道:“是的,不得不说是个奇迹,你说的是你那个时空建国初期吧?”

吴凡点头。

朱允炆问道:“你说说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就我知道的情况土地供应一直都很紧张,大明现在要不是对外开疆拓土,向外移民,土地的供应也将极为紧张。”

一方面你知道的,通过计划经济将每个人牢牢的固定在相对的工作位置上。

农民只有种地这条路,工人根据计划分配到相对应的岗位,每一个人都有安稳的工作,可每一个人的命运也都是被固定的,想要改变的话难度很大,几乎无解,无法改变。

这种状态下的国民,以苏联为例子,生活绝对谈不上富裕,可也饿不死,生活很安稳,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生活压力和竞争压力。

国民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很有规律。

张茅灿这个时候插嘴说道:“在这种时空算命先生最好混了,时间到了,恋爱了,时间到了,结婚了,差不多了该生孩子了,可以算算生男还是生女了。”

秦斗给张茅灿夹了块肉放到张茅灿嘴里说道:“就你话多。”

朱允炆说道:“没听懂!”

吴凡笑着说道:“我还没说完呢。”

在那个时代,我生活的国家,人民还保留着传统的生育观念,多子多福,儿女双全,必须生个男儿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相当的浓厚。

往往一家生个五六个孩子很正常,独子反而极不正常,会被鄙视的。

这样子生育的社会氛围有了。

在那个时间段,又刚好医疗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人口寿命大幅度的延长,同时婴儿死亡率大幅度的下降,人口开始了爆炸性的增长。

朱允炆笑着说道:“我感兴趣的是具体怎么做,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口的?”

这就要拜计划经济所赐了,没有黄赌毒,没有黑社会,人人有具体的工作。

即使你有搞歪门邪道的心思也没有你搞歪门邪道的土壤。

计划经济之下,人的粮食需求被纳入了计划之中。

在这种计划之中,如果粮食充足,那么人民都可以得到丰富的食物,如果粮食不足,则可以保证每个人可以获得相应的口粮,保证每个人都有口饭吃,避免出现粮商囤积居奇,避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最主要的是避免了粮食的浪费。

再加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人性,大家都差不多,所以尽管穷但社会稳定。

那个政权可是将权力扎根到村一级的,控制力强,治安想不好也有难度。

如果饿死人那么基层单位是要担负很大责任的,政治前途可以说就全完了。

我生活的时代,北方每次一下大雪,地方领导就很担心,担心自己的地头上莫名的就出现不知道哪来的流浪汉被冻死被桶上新闻媒体,从省级领导开始,逐级追加责任,一个都别想逃。

一个流浪汉不小心把自己冻死了,一群官员跟着政治前途受到牵连。

在这种体制压力下,人只要生出来了,养活一个人难度不大,当然吃好那是另说了。

百姓关心的是生男生女,生几个,而不担心孩子生出来养不活,养不起。

那个年代的人一家基本上四五个孩子,还能保证每个孩子受到基本的知识文化教育。

朱允炆说道:“那教育呢?合格的工业人口不可能放养,要读书识字的。”

通过运动,连续不断的运动。!

工人本身就有一定纪律性,很好组织起来学习文化知识,举办各种竞赛活动等,无形中提高工人的文化知识水平。

有条件的工厂还举办工人夜校,有针对性的教授工人知识。

我那个时空的人由于工业和教育的普及,很多人是体会不到识字的工人和不识字的工人在基础工业劳动中的巨大差别的。

朱允炆说道:“你那个时空重点是农民吧,工人相对来说是少数。”

好,开始说农民!

农民按生产小组组织起来,劳作之余进行大规模的学习教育运动。

很多人对这些时期的各种学习运动深恶痛绝,认为这是洗脑,这是愚昧,这是个人崇拜。

我不这么看。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认为这根拿一把琴去牛面前拉一拉让牛来欣赏音乐的效果是一样的。

那个时代的农民,在中国将权力扎根到农村的情况下,全国各地还时不时的冒出这里有人称帝,那里有人称帝的闹剧,你说你要跟这样的一群人谈人民民主专政,共产主义,普世价值,三权分立,一人一票?

你敢这样疯搞下去,那群农民就敢疯狂起来。

我并不歧视农民,但人性是共通的,不管你是帝王还是农民,人性是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干脆在工作之余提出一种思想让他们学习,稳住这些淳朴而无知的农民,让他们安稳的生产别添乱。

更免得他们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和煽动起来。

我那个时空到了八十年代了,称帝的人时不时的冒出来,皇帝就那么爽吗?

朱允炆尴尬的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朱允炆认为真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重点就是学习思想,可不单单是发一本红宝书让农民背。

农民可都是文盲啊,你红宝书发下来他们可看不懂。

用行政压力的手段,要求农民会背会写,鼓励农民读书识字,至少那本语录能看懂,能写出自己的名字。

古今中外,没有这样子愚民的。

都巴不得你不识字我才好忽悠,哪有教你读书识字,会读书看报开拓眼界的,以后我还怎么愚民呢?

这是一种相当成功的,顺应实际情况的文化普及策略。

毕竟当时识字的人口太少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口不识字,你不可能让百姓接受正规的系统的文化教育,这是不可能的。

只能是先抓这一代,会读书,会写名字就算很好了。

建国头十年大规模开展扫盲运动,第二十年开始力推普及小学教育,第三十年力推开始普及初中教育,第四十年开始力推普及高中教育,之后又开始力推普及大学教育,如此一步一步一代一代的让人口的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起来。

朱允炆听后说道:“再详细点,孩子怎么学习教育?”

吴凡说道:“在工作中学习,边劳动边学习,在劳动的间隙和休息时间学习,按劳动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学习,就一本红宝书,就那些字,翻来覆去的读,翻来覆去的学那本书上的字。”

这样子的弊端是学习出来的人也仅仅是识字,没有系统的知识,不过却是初步合格的初级工业工人了,只要你识字,会基本的运算,那么在工厂里,就很容易安排师傅带徒弟,带出更多的工人了。

工人下班后,再组织工人读工人夜校,继续学习相对应的工业知识补课。

这是一个完善的,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教学体系,弊端很明显,可在那个时期是绝对利远远大于弊的政策。

朱允炆说道:“这样子看来,这是有计划的将农民工人化啊,只要维持运作下去,知识不断提高,学习的内容不断加深,农民可就都是优秀的潜在工人了。”

吴凡点头说道:“是的,在我那个时空,也许一个在工地搬砖的,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的农民工,在饭馆里端菜的服务员,闲暇时拿起一份时事报纸可以看得津津有味,还可以根据获得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说的头头是道,很有指点江山的气势。”

在中国这是见怪不怪的现象,在国外这确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中国本身的历史文化,再加上之前教的东西都是很系统的哲学政治教材,结果中国产生了很多关心政治,有自己独立政治见解和判断能力的人。

而外国却都是些只关心球赛,明星,电视剧的工人,基本对政治绝缘,只有每次大选的时候才关心下哪个候选人帅气,演讲有煽动性,之后就傻乎乎的被煽动着去投票了。

这也就罢了,居然还很坚定的认为竞选者选上后能兑现百分之二十的承诺就是一个很好的事情,是很值得满足的,那个竞选者也是值得肯定的。

洗脑愚民,娱乐到死也实在是够彻底。

反观中国,做出的承诺,经济发展的安排都是公布出来的,既然公布了,那就是要做到的,政府的公信力就体现在这方面啊。

朱允炆说道:“等等,我想想,我感觉哪里不对。”

吴凡却很诧异:“不对?”

最新小说: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割鹿记顾留白阅读 神级回收系统瞬间升级999 四合院算卦:从采购员开始全能 哑学霸的别样爱恋 重生之玩转人生 变身女修,从小人物到修炼界巨擘 甜酒味的她 诡异副本:我的标签能合成 双攻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