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
作者:jiowuyu发贴时间:2008-11-3009:59:27
整理人:seasg整理时间:2008-11-3012:23:54
沈阳是个好地方。
今年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祖国北方几乎跑了个遍,而下半年更是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三个月内五赴沈阳,每次停留都在十天以上,然而最终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沈阳是个好地方。
说到一个地方的“好”与“坏”,作为一个外来人,大概只能从很直观的角度来评价,而沈阳的气候无疑给我最强烈的褒义感官。不可否认绝大部分胖子都会喜欢沈阳这样中等偏凉的气候,冬天由于湿度较低,所以给人的感觉也并不冻皮冻肉,一般不到最冷的那两个月时是不需要穿棉衣皮衣的,我到今天还是秋衣衬衣加制服,即使在早上也并没有寒冷的感觉,当然,我一般起床比较晚,大约就是七点左右,而作为东北的城市来说,最冷的时候是在五点半左右的,呵呵,不过反正这里的上班时间也并不提前啊。然而沈阳的夏天也由于湿度较低而显得并不怎么难熬,更多的原因是整体温度,可是由于近年空气质量的好转,夏天阳光直射的感觉真让人眩晕。
说到空气,我只知道沈阳市区的大部分工厂都关闭或者搬迁了,可能是因为奥运会的关系,可是也只能认为这是个契机,从长远来看,沈阳作为东北最重要的工业经济中心和龙头,其市区内的绝大部分工厂也必须关闭,这方面出于政府的决策和努力,这也无疑是正确的。
说到直观印象就不得不说沈阳的路,记得有个出租车司机曾经抱怨:“政府现在什么也不会干了,只知道修路、修路,别的也不管了,只想着路修好了就吸引别地方人来做生意。”作为地方民间喉舌的出租车司机都这样说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沈阳的路况?沈阳的公路大街确实铺设的很不错,非常不错,不光大路,小路也基本上见不到那些坑坑洼洼,这方面我个人感觉沈阳比北京做的还好,当然我虽经常进京,不过总体来说还是除去中转、办急事之外近年来其实在北京逛街很少,05年以后就很少在北京压马路了,所以也不过是凭主观印象,现在想来,由于今年的奥运会,估计北京的路况也一定十分完美了。
然后和路况相比较的是规划和交通,呵呵,马上就到了贬义所在。
沈阳的规划只能给我四个字的印象:晕头转向。而沈阳的交通也只能给我四个字的印象:乱七八糟。当然这里的“交通”是有所指的。
在去哈尔滨和郑州郑东新区之前,我一度认为沈阳的规划是全国最稀里糊涂的,很少有正东正北的道路,很多路看着似乎是大致偏向南北方向的,结果走下来你会发现其实是偏向东西方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路条条都斜,所以缺乏正确的参照物,有些时候实在整不清楚只好进入居民区去看看楼房的朝向,所以和在北京不一样,你不要想着拿着个地图或者手机里的电子地图去按图索骥,你会发现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多数时候只能开尊口去问,当然主干道都是比较好找的。也许,可能是政府也考虑到这么一种尴尬的情况,所以曾几何时,发现沈阳的路名很有规则,我在初次去沈阳之前就听说了,正确方向偏向南北的都叫“xx街”,正确方向偏向东西的都叫“xx路”,这也实在是沈阳的创举,其他诸如“xx道”“xx径”等路名基本上没有——至少我没见过(实在想象不到如果一条步行街是东西方向的话会不会名字叫“xx步行路”呢?呵呵),这么科学的路名规则背后实在是包含着政府的良苦用心。而说到道路的规划,就不得不说到哈尔滨和郑州郑东新区,哈尔滨的问题在于全市基本上没有正确方向的路,并且马路交叉纵横的也很有创意,我见过一个最变态的路口是七条路交叉口,无法不让人失去方向感;而郑州在道路的方向方面本来做的很好的,然而在这个斜路快要淡出全国所有城市新规划的时候,却在这两三年刚刚建设的郑东新区搞了个非常非常变态的“圆形规划”,所有路全是弧形路,方向感再好你也得怀疑你的中耳平衡器了。
所谓“交通”方面,我是指路标和交通指示牌,路标一般不好找,至少一半的路口看不到路牌,就算是有路牌你也基本别指望上面标明了道路的方向,这情况似乎远远后于其他省会城市了,而路口前方的交通指示牌也稀里糊涂,和平常的经验绝不相同——本来就搞不清现在走的是什么路,看到那块牌子后更不知所以然,因为那牌子上不写当前的路是什么路,甚至上面画的中心路径也不是当前的路,并且搞不清上面写的几个路名那个是对应交叉口的路,哪个是沿着路继续走的后续路名。在尝试了若干次以后我就失去了对自己辨别沈阳道路能力的信心,打车报地名然后闭眼睡觉就好了,反正沈阳的的哥一般不坑人。
说到出租车司机,还有个很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沈阳这么个标志性的城市,出租车这种直接给外来人第一印象的服务,两者之间似乎没什么关系,也就是说政府似乎没有把管理出租车当做一项重要任务来做。诚然,出租车基本不坑人,不过这似乎和当地的淳朴民风的关系更大而不是出于政府管理,在出租车不坑人的背后,却是拉客、合车倒客、拒载这些在其他地方早已消失了的“出租车文化”。拉客和合车我只在沈阳站(非主要火车站)见过,而在沈阳北站是没有的,当然拉客和合车倒客的背后并不是要你多出钱,主要原因是沈阳站对于进站的出租车是按月收取进站费的,所以里面的出租车停车场就俨然变成了一个小客运站。只要你一在出站口或者售票厅外面出现,立刻就有很多司机围上来问你去哪,你要是去的地方很近,立刻不搭理你了,不远不近的或者开车拉着你就走,远的地方则抱歉,你要想在站内打车就去他们车上歇会儿吧,等有和你相近路线的其他客人来了再一起走,到地方各给各的钱,你倒不用多掏,反正心里烦就是了。在路上也不乏遇见这样的情况,比如你在沈河北部打车去铁西,那么开车那哥们要么直接拒载,要么沿途问等车的人去哪,只要有目的地差不多的立刻捎上,这种过于“人文主义”的出租车现象在其他地方真的不常见,其实不是不常见,而是这十年里根本就绝迹了的,而在沈阳仍在上演。
说完了交通就要说说民生了,外来人在这方面一般无所谓了,不买菜不知道菜价而已,而沈阳的平民消费并不高,在北方的省会城市(包括天津,不包括沿海开放城市)来说是中下等水平,一顿饭十几块钱吃饱没问题,当然作为一个大城市来说也不乏高消费场所,一顿饭一两千块四个人吃不饱也是很正常的。我们当然只看平民生活的标准:网吧一小时两块钱;住宿上快捷酒店就不用说了,然而沈阳这么个大城市竟然满街都是小旅社真让人不敢相信,一天五十块钱以下的旅店比比皆是,我是没敢住过,不过听说就算是住进去也完全没有问题,各种规章制度卫生标准都很完善,并且保证没偷没抢没黑店;其他大城市常见的中型超市很少,一般只能找到小小的“食杂店”,物价一般,通往大郊区的公交车最高四块钱(我唯一坐过的就是去新城子的328,新城子其实很远的,市内线的不知道价钱);说到郊区则更让人咋舌,我只去过北部的沈北新区也就是“新城子”,下了公交车打车,起价两块……然后每公里多少钱不得而知,我只坐了一公里多。那么基于上面的生活经验来看,作为这个规模的城市,沈阳的物价实在不算高。
打了这么多的字,手也累了,总之这么几十天的“旅居”生活让我看到,沈阳这个城市确实不错,如果出租车再规范规范,当地的年轻人嘴里再少些口头禅的话,则堪称完美,呵呵。
总结一句,北方的大城市,除去北京外,沈阳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