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火小说 > 玄幻魔法 >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 第95章 雕版印刷术

第95章 雕版印刷术(1 / 1)

“罢了罢了,你看过也无妨,只是不要随便外传,不然咱们俩都可能会有麻烦的。”

“是,奴婢知道的。”高蓉很客气地说道。

“你把厨房里那盘菜品给陆老伯端去吧,看看今天他能不能试做一盘出来。”凌皓头也不抬地吩咐着。

“是。”高蓉答应一声,立马就进了厨房端着那盘青椒炒肉去了随殿的大厨房。

凌皓继续看着王玄清誊抄下来的《素女经》段落,能在这么短时间之内把誊抄的文件交到他手上,想必她也是辛苦了很久吧……

这时候,凌皓也不想浪费时间了,左右趁着现在还有时间,不如就趁着现在有功夫,把王玄清送来的这个抄录文件利用印刷术给落实到位算了。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虽然在宋仁宗时,毕昇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但宋朝虽然出现了活字印刷术,却并未能普遍推广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神州的印刷术,自然也是源远流长,传播广远。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它随中华文化的诞生萌芽,随中华文化的发展演进。如果从其源头算起,迄今已经历了源头、古代、近代、当代四个历史时期,长达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早期,中国人民为了记载事件、传播经验和知识,创造了早期的文字符号,并寻求记载这些字符的媒介。由于受当时生产手段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自然物体来记载文字符号。例如,把文字刻、写在岩壁、树叶、兽骨、石块、树皮等自然材料上。由于记载文字的材料十分昂贵,因此,只能将重要事件做简要记载。大多数人的经验,只能靠口头进行传播,这严重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最开始,印刷术仅仅只是用来表现自己的名讳的东西,这就是印章。

印章在先秦时期就有,不过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粘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据记载在北齐时(公元550~577年)有人把用于公文纸盖印的印章做得很大,很像一块小小的雕刻版了。

而在东晋时期著名的炼丹家葛洪(公元284~363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13.5x13.5)有120个字的大木印了。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

佛教徒亦受此启发,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

其后便是碑石拓印技术的出现,考证发现这种拓印技术对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很有启发作用。刻石的发明,历史很早。初唐在今陕西凤翔发现了十个石鼓,它是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秦国的石刻。秦始皇出巡,在重要的地方刻石7次。东汉以后,石碑盛行。

汉灵帝四年(公元175年)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树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共20.9万字,分刻于46块石碑上每碑高175、宽90、厚20厘米,容字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历时8年,全部刻成。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很多人争相抄写。后来特别是魏晋六朝时,有人趁看管不严或无人看管时,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自用或出售。结果使其广为流传。

拓片也是印刷技术所能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古人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于是拓印就出现了。

印染技术对雕版印刷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用染料印在布上。中国的印花板有凸纹板和镂空板两种。而在后世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两件印花纱就是用凸纹板印的。这种技术可能早于秦汉,而上溯至战国时期。

等到纸被发明出来后,这种技术就可能专门用于进行印刷方面的工作,只要把布改成纸,把染料改成墨,印出来的东西,就成为雕版印刷品了。在敦煌石室中就有唐代凸板和镂空板纸印的佛像。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中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直到唐朝(7世纪左右)发明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早期的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

到了北宋时期(11世纪左右),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没有普遍使用,而是仍然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而凌皓现在也找不到其他的快捷用途,只能是想办法复原这种雕版印刷技术,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而雕版印刷术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

再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张,一块印板可连印万次。

刻板的过程有点象刻印章的过程,只不过刻的字比印章更多了些。

而中间印的过程却与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纸在下。雕版印刷印刷的过程,有点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阴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既继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术,又有创新技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在唐朝中后期已经广泛使用。

二十世纪早期,在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其末尾题有“咸同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样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雕版印刷的印品,可能开始只是在民间流行,并有一个与手抄本并存的的时期。

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说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模勒即模刻,持交酒茗则是拿着白诗印本去换茶换酒。可见到九世纪初,印刷术的应用已由佛教咒语而扩大到人民喜欢阅读的诗歌方面去了。

835年前后,四川和江苏北部地方民间都曾“以板印历日”,拿到市场上去出卖。当时有人说民间所印历书“已满天下”,可知还不只四川和江苏两地印造。883年,成都书肆能看到一些“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的书,和“字书小学”,“率皆雕版印纸”……在印刷术发明后的最初二百年内,它已经是人民大众普及文化的一种重要媒介。

宋代,雕版印刷已发展到全盛时代,各种印本甚多。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因此,对刻印无价值的书,还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可见当时刻书风行一时。

雕版印刷开始只有单色印刷,五代时有人在插图墨印轮廓线内用笔添上不同的颜色,以增加视觉效果。天津杨柳青版画至今仍然采用这种方法生产。将几种不同的色料,同时上在一块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于纸上,印出彩色印张,这种方法称为“单版复色印刷法”。用这种方法,宋代曾印过“会子”(当时发行的纸币)。

单版复色印刷色料容易混杂渗透,而且色块界限分明,显得呆板。人们在实际探索中,发现了分板着色,分次印刷的方法,这就是用大小相同的几块印刷板分别载上不同的色料,再分次印于同一张纸上,这种方法称为“多版复色印刷”又称“套版印刷”。“多版复色印刷”的发明时间不会晚于元代,当时,中兴路(今湖北江陵县)所刻的《金刚经注》就是用朱墨两色套印的,这是现存最早的套色印本。多版复色印刷在明代获得较大的发展。明清两代,南京和北京是雕版中心。明代设立经厂,永乐的北藏,正统的道藏都是由经厂刻板。清代英武殿本及雍正的龙藏,都是在北京刻板。明初,南藏和许多官刻书都是在南京刻板。嘉靖以后,到16世纪中叶,南京成了彩色套印中心。

只不过,目前有个很大的技术性问题是,虽然凌皓不缺目前这样的精力,但是……他之前所研制出的纸质量却不够好,到时候印刷出来的文件很可能没有预期的效果那么好。

毕竟在这公元三世纪就搞出几百上千年后才渐渐成熟的技术,确实很突兀,也太超前了一些……

所以,凌皓只得精简一下文字,偷偷懒了。

他开始动手写自己所熟悉的简体字了,说起来,这才是他最熟悉的文字,不过目前,这个世界里大概就他和姬青两个人看得懂写的什么意思了,到时候传回凌府之后可能会有点麻烦……

所以,自己还得辛苦一点,附带一份译文一起送出去。

最新小说: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 龙血丹尊叶辰(叶辰沈雁凡) 无敌古仙医叶飞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 极品龙婿龙辰(龙辰楚婉柔) 主角霍海云晴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 云晴霍海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