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世间双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
福王并没有因为平儿说宛若要拿养荣丸孝敬萧太后的事而马上过去看她们母女,对于福王所表现出来的淡漠平儿也不敢在去多问,主要是怕引得他更加不快,故只是专注的为福王捶背按肩。福王习惯平儿的这种服饰,轻重力度都合乎自己的心意,觉得甚舒坦,喝了几杯茶之后就埋头处理面前堆积如山的奏章。福王怂恿朝廷被自己与萧丞相拉拢收买的各路言官及诸位翰林上书求皇帝考虑该立太子之事,他们罗列了当今太子慕容致远的几大不是来例证其不适合当大正的储君,主要内容其一慕容致远体弱多病,一年里有大半时间卧床,其二就是其性格过于懦弱,无一国之君之罡气,其三则是身为大正储君的慕容致远学业不精,少治国治才能,对待学业多怠慢,其四则是身为储君的慕容致远整日不思进取,沉迷木工,试问一木匠如何能成为好皇帝,其五身为储君的慕容致远虽年将弱冠然依旧无独立监国之能,这里面有举出了各朝一些颇有作为的少年天子作为佐证来说慕容致远的无能,甚至还将蜀汉后主刘禅用做例子来证慕容致远不适合做皇帝,除了这五条废掉慕容致远太子之位的主要理由之外底下还罗列了几乎七八条无关痛痒的理由出来,这些言官的上书此时都在福王面前,他一一的将它们从中挑选出来,每一本奏章都翻开来仔仔细细的看,但并未做任何批示,把这些上书皇帝废太子的奏章堆放在一处,大约有三十多本上下,看到面前的这厚厚的一摞废太子的上书福王是好不得意,清澈深邃的眸子里闪耀着夺目的寒光,这朝廷里大部分的言官及翰林都是福王就萧丞相一党的,他们在私下里在替福王暗中活动,继续拉拢一帮人等,从而使得整个朝廷三分之二左右的人已站在了福王这一边,拥护福王谋取皇位,现如今皇帝重病,他们觉得正是上述求皇帝废太子的好时机,往年皇帝的也发病,只是几日便好转了,然而今年却不然,眼看个月有余了,皇帝的病非但未能好转,反而越发的中了,很多大臣们对此很是担忧,而这也是福王萧丞相他们一党活动的好时候,正赶上东宫太子也发病了,卧病在床,无能监国,言官们可以就此来大做文章,这几日福王与自己的诸位心腹幕僚在商议废立太子的相关对策,在想方设法逼迫皇帝废立太子的同时,还得将太子与皇帝的羽翼给根除,这所谓的羽翼自然就是大将军西门东海及出征巴蜀的太尉陈永康,这陈家与西门家的势力甚是庞大,一时半刻很难彻底的拔除掉,而他们两家对皇帝及太子忠心耿耿,同时在朝中亦或者个地方都有他们的朋党,现在福王要做的就是把西门与陈家的朋党一一铲除,绝不能让这些小虾米怀了自己的大事。
福王将言官及诸翰林们上书废太子的奏章整理一处命心腹送至司礼监德福处,让其直接交给皇帝,这两日皇帝的病情又加重了几许,若是这时候让他看到这些弹劾太子的奏章好比是火上浇油,伤口撒盐,而福王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太极宫
皇帝刚刚服下了太医给开的药,丽妃阮如棉在一旁伺候着,刚准备扶他躺下,而大太监德福抱着一大落奏章来到了龙榻前,“启禀皇上,福王千岁命奴才把这些奏章交给皇上,要您亲自审阅。”德福抱着奏章小心翼翼道。
皇帝闻言皱了皱眉,低沉着音声说朕现在没力气做这些事,还是把奏章送回王府吧。
德福站在原地为动弹,继续小心翼翼的说回皇上,千岁说这些奏章事关重大,他自己不敢做主,必须让您亲自过目不可。
“德福公公,皇上龙体重要还是这些奏章重要啊,皇上都说了不要看,难道你抗旨不成吗?”一旁的丽妃娇声娇气的对德福训斥道。
面对丽妃的训斥德福依然站在原地不肯走,皇帝见他铁了心,心说没有想到你慕容伊川也有没主意的时候啊,朕到想知道这些奏章到底写了些什么,想罢皇帝就忙说把奏章拿过来吧。
“皇上您龙体未合,太医说要您必须静养,不可操劳,您还是听臣妾的不要管了吧,国事有福王千岁您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啊。”丽妃侧身娇滴滴的说道,脸上满是对皇帝的体贴与心疼,这让皇帝好不受用,而听到丽妃末尾那句国家有福王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他的脸色顿时黯淡下来,孙守从德福手中拿过了一本奏章来,打开仔细一看,而脸色更加的阴霾了,同时二目露出了刺骨的寒光。
皇帝一口气接连看了无本奏章,全都是关于废太子的,而且每一本所罗列的废太子的理由几乎相近,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字迹,不同的文笔,在举例例证方面也不同,可却是万件不离其宗,看罢这基本奏章皇帝早已怒发冲冠,把奏章狠狠的往桌案上一拍,怒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你们一个个都说对朕忠心耿耿,难道就是这样忠心的吗?真是可恶——”皇帝还想继续说些什么,可是一口痰堵住喉咙内只是张着嘴,怎么也说不出来,阴沉的面色被憋的通红,“皇上您怎么了?皇上,皇上。”丽妃在一旁看到这情形吓得面如土色,失声尖叫起来,一旁的德福及气体几个小太监也忙都被吓到了。
良久之后皇帝才努力的把卡在喉咙里的那口痰给吐了出来,而那痰上面却带着鲜红的血丝,“德福,传朕的旨意凡是上书逼朕废太子的官员全都将班级处理,朕就不信治不了这帮家伙,对太子不忠就等于对朕不忠,某些人想趁此机会兴风作浪,朕绝不能坐视不理,朕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国家是朕的,而将来就是太子的,只要朕还在这龙椅上一日,谁也别想奈太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