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通知书收到了。如愿进入西北的一所大学,选择的经济学专业。我的数学和英语一直是强项,我想这个专业我学起来应该还是跟我能力匹配的。心里石头落地了。当然我的户口也从此被迁出了。所谓的“改变命运,跳出农门,进入居民行列”了。
当时可有不少先富起来的人花高价买进居民户口,而脱离农民户口。那是经济实力的象征。我通过上学来实现了这个跳转。我的户口必须迁出,没有被保留在康城。时移世易,对于这个当时奉行的政策,以及对于这个居民户口的偏好,会被后来的社会发展重重地打脸。当然被打脸的也包括我,还有一直以我为荣的长辈们。
闲着的几天,就呆在家里等高考结果。吹吹电扇,看看电视。还可以午睡,躺在竹制的篾席上。父亲买了各种瓜果,煮了绿豆甜汤。这都是很好的祛暑方法哦。电视看累了,啃啃清新爽口的本地甜瓜,倒也是美美的。如果单是这样,估计我又要圆润的。可,时间虽然是几日,却感觉像几年。这在少年的我看来,是长到这么大,第一次觉得时间是这么的难熬,等待是这么的磨人。甚至也想到了,万一考不上,那就复读或者直接跟着父母做生意了。想的多,想的杂,好的坏的都想。这些或多或少影响我吃饭的心情。虽然,乐观的因子时刻流淌在我的血液里。但我的体重却没有增加。估计,心里有事,肉肉就拜拜了。
看电视的时候,本地台播报了不少谢师宴的酒店广告。在学校时,就听闻,隔壁班的某位同学,他爷爷会大摆谢师宴,如果高考顺利。这些酒店,高考结束后,对于谢师宴的商机,也算是抓住了。
本地报纸,大幅刊登康城一中的光荣榜。所谓的光荣榜,就是一中的高考分数榜。这就算放榜了吧。等待的结果其中一个已经出来了。就是余下的是否顺利被学校录取了。
报纸上和电视上,还有本地企业家对于本市高考的前几名的嘉奖的新闻。奖金是以万计的。并且是好几家的企业同时给这些名列前茅的学生进行现金奖励。这不仅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更是无形中鼓励社会崇尚学风。
其实,注重文风,注重学习一直是康城的良好传统。只是我自己恰逢高考,感触就更深了。那些同学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报纸上的时候,感觉是人就在眼前。他们就是康城一中的同届同学,平时就是学校里的前几名。那时的高中可没有不排名一说哦。
从小到大的求学路上,父母亲给予我的是经济帮助,他们一直说自己连名字都不会写,一切要靠自己的。而这,在当时就是解决了最大的困难。不像我哥,明明可以继续上学,却因为当时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需要打工补贴家用。小小年纪就辍学了。这些,明里暗里就是对我的鞭策。只是高考志愿,我填完之后告诉他们,城市选在西北。
父亲这大半年在家说是进货,其实就是伺候着我。高考结束,带我到边疆与家人团聚。过完暑假,直接去西北上大学。他们商量之后的安排就是如此的。很庆幸,我成功考取了西北的大学。志愿填报如愿实现。没有打乱他们的计划。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