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菀坐在温大夫人的下首,正眼眸含笑的喊着阿蘅。
温大夫人虽是在问着温钰与温杝,但也没有就此忽略阿蘅与温桓,三不五时的,她也会问着这两人的话,不至于让人陷入尴尬的境地。
待得温大夫人的问话结束后,温菀带着阿蘅往菀荷苑去。
在潍州下面的乡镇里,温家应当算是很有影响力的世家大族,就连偏僻乡下的祖宅,在接连数年的翻新扩建后,瞧着也不必京都的房子差,甚至还要比京都的温家要大上许多。不过这也很正常,京都之地,寸土寸金,而潍州的乡下,土地虽然也很值钱,但到底比不过京都。
“你可算是来了……”温菀握住阿蘅的手,“早在知道你要过来的时候,我和娘亲就已经为你准备好了院子,因着许久不曾见你的缘故,我也不知你的喜好是否有所改变,刚才就先让常嬷嬷带着人再去收整一番。”
“她们这会儿应该还在收拾的,阿蘅就先去我院子里头,同我说说话吧!”
阿蘅感觉到温菀的真心实意,心里也是很高心的,大姐姐虽然只比温桓大了一岁,但她现在已经定亲了,等她从潍州回到京都后,就需要开始操办婚事了。
大姐姐的未来夫婿是皇室中人,尽管与天家已经隔开五六代,但他们家的人在皇室族谱上也是有姓名的。
原本像未来大姐夫这种皇室中人,都是领着皇家发放的俸禄,靠着祖上的荣光,本人却都是在混吃等死的,但未来大姐夫是不一样的,否则祖父也不会同意将大姐姐嫁给他。
未来大姐夫名叫晋长平,虽是皇室中人,但自己走的是科举取士的路子。
若是温如故的记忆不曾出错,他会在明年春闱之中,取得榜眼的名次,在那之后还能向皇上求来一纸赐婚,给大姐姐做脸面。
因着他是本家之人的缘故,即便血缘关系已经出了五服,可皇上对他是十分看重的,故而便有了对他的一番期待。他在京都翰林院里办了一年的差事,就变成了御书房行走,在御书房当差半年左右,就被下放到了南边的一个名为普安县的小地方。
他外出赴任,大姐姐也是伴在他的身旁。
温如故曾听说他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普安县中的人穷的吃不饱饭,有些人家甚至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晋长平在普安县当了三年的县官,就将普安县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生活改善了很多,虽不至于家家户户都能有余粮,但他们都能吃得饱饭,一年到头也能给家人添上一件新衣裳了。
晋长平的升迁之路并不快速,但十分的稳当。
就是常年在外,久不曾回过京都。
反正在温如故的记忆中,自从她在京都城外送别了大姐姐和大姐夫之后,一直到临死前都没能再见过大姐姐一面。
说来也是有几分遗憾的。
毕竟温家的姑娘们之间的感情向来友好,温菀又是看着几个妹妹长大的,阿蘅几个年幼尚且不便出门的时候,都是温菀过来陪着她们一起玩耍的。
阿蘅只要一想到她们从潍州回去之后,翻过年再过上几个月,大姐姐就要嫁到别人家去,她便很是舍不得。
温菀坐定后,就吩咐侍女端上糕点和果子,糕点与果子都是潍州本地的特产,其中的糕点,阿蘅或许在京都也吃过类似的口味,但不是本地人做出来的口味自然还是有些不同,而果子也是潍州特有的红果,只在夏季结果,味道酸酸甜甜,很是可口。
特有的意思便是在别处看不见。
她将乘着果子的瓷碟往阿蘅面前推了推,道“这红果只有潍州有,新鲜的果子摘下来后,最多也只能保存两天,两天过后,便不能吃了。我记得阿蘅喜欢酸酸甜甜的口味,你应该会喜欢红果的味道。”
“酸酸甜甜的味道吗?那应该很好吃的……”
阿蘅吃下一颗红果,紧接着又拿起一颗塞到嘴里,看样子是十分满意的。
温菀笑着看她吃下半碟子的红果后,按下阿蘅那只还想拿果子的手,她摇了摇头,不是很赞同的道“阿蘅,凡事要适量!”
小姑娘舔了舔唇瓣,回想着刚才的口感,忍不住对温菀讨好的笑了笑“姐姐,我能再吃一颗吗?”
她举起手,比划了个一字。
显然是因为红果确实很符合她的口味了。
“不行的哦!”温菀笑眯眯的点着阿蘅的鼻尖,依旧是摇头拒绝着,她习惯性的给阿蘅讲着道理,“红果虽然好吃,但到底是凉性的果子,吃的多了,阿蘅会肚子痛的,所以喝口茶,和姐姐说说话,就不要再惦记着果子了,还不好?”
即便是从前在京都的时候,温菀也都是很有原则的。
阿蘅请求她的事情,她都是在斟酌之后,才会考虑是否答应下来,而不是像温桓他们那样,只要阿蘅稍微哀求两句,就脑袋一热的什么都肯答应下来。
当然,她便是拒绝阿蘅的要求,也会仔细同阿蘅解释清楚拒绝的原因。
所以说,阿蘅成长至今都不曾走上歪路,是有温菀的很大一份功劳在的。
只要是温菀开始讲道理,阿蘅就会认真去听,在听过之后,多半是不会再提出会被拒绝的请求。
这次也不曾例外。
在多日不见,又一番叙旧之后,温菀屏退左右,低声问阿蘅“我离开京都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京都那边发生了许多事情,我对那些的了解都是自大哥的信中得知的,不过阿蘅你也知道,大哥他说话向来是言简意赅,但很多事情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比如说阿蘅病重的事情,我就有许多问题想要问,阿蘅能和姐姐说说么?”
阿蘅心头微动。
她还以为姐姐会问她与段瑜之的事情呢!
温家的几个姐妹中,只有温菀是自始至终都不喜欢段瑜之的,她先前就时常劝阿蘅与段瑜之少些来往。
那时的阿蘅总是十分为难,不管是温菀,还是段瑜之,对她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很难从两人之间抉择出更重要的一方来。且因着温菀经常劝说她,段瑜之却一直不争不吵的,她曾一度更加亲近段瑜之,甚至还觉得温菀的眼神有些不大好。
现在看来,真正眼神不好的,恐怕只有她一个人。
温菀递了碗绿豆汤给阿蘅,继续道“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和娘亲都已经收捡好行囊,准备启程回往京都,谁知有位族老恰好在年前过世,老人家去时已经有九十二岁,可以说得上是喜丧,我们便都留了下来,一番耽搁之下,再得到京都的消息,就是阿蘅病重的时候。”
“大哥说祖父为阿蘅请来的御医都是束手无策,后来三叔不知从何处请来了一位神医给阿蘅治病,当时大哥还担心三叔被人骗了,会耽误了阿蘅的病情,还想要劝三叔慎重,现在看来那位神医确实是有真本事的吧!”
阿蘅点了点头。
她有些分不清自己当初的病症,到底是因为真的得了病,还是因为得到了温如故的记忆,但不管怎么说,若是没有杨神医的那一味救命药,她恐怕还陷在梦境中,一直醒不过来。
甚至还有可能睡死过去呢!
“杨神医很厉害的……”
就如同阿蘅不会安慰人一般,她夸人的话语翻来覆去的也就那么两句,只要亲近之人懂得她的意思,她也根本不必再去阻止更为华丽的语言。
温菀拉着阿蘅的手,轻轻地皱着眉头“御医说你无药可治,那位杨神医却能救得你的性命,他的医术自然是高超的,可我这次见你,却觉得你消瘦了许多,似是一阵风就能将你卷走的。”
“是因为先前的病症还未好么?怎的不让那位神医给你开两副补药,补一补身体呢?”
在得知阿蘅病重的消息后,她也曾向京都去过信。
温杝给她的回信中,说的是阿蘅已经病好了,不需要再吃药了,却从未提起阿蘅竟是消瘦至此。
这倒是怪不了温杝的。
他在京都是有差事要做的,平时留在温府的时间就不多,阿蘅又在病好没多久之后,就去了白马书院读书,一个月在家待不到三五天的时间,与温杝更是没有多少碰面的机会,消息上有所欠缺,也是很正常的。
阿蘅想起杨神医给她开的那些药,隔着百来步的距离,都能闻得到的那股子苦意,不由得摇起了头,就跟摇拨浪鼓似的。
“我的病已经都好了,现在看着瘦一些,也是因为我长大了,其实我身子骨好着呢!真的不需要吃补药的!”
小姑娘的抗拒溢于言表。
温菀也想到了寻常大夫们开出来的补药是个什么滋味的,她自己虽然是没有尝试过,但温大夫人偶尔也是需要喝补药的,便是她那样常喝的人,每次喝药时,也都是愁眉苦脸的,更何况是阿蘅这般吃不了苦头的小姑娘的。
不过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吃补药,用食补也是可以的。
留在潍州的这些时日里,温菀随着温大夫人学了许多管家的事宜,毕竟翻过年,等晋长平此次科举之后,不论最后名次如何,他们都得要谈婚论嫁了的。到时候她就得离开自己原本的家,凭着自己的本事去经营处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应该有个处理章程在的。
心里已经定下了阿蘅接下来一个月内的食谱,寄希望于食补能有些效果,可以将阿蘅补得白白胖胖,即便是胖不起来,那也得和从前一样,而不是现在这副弱柳扶风的模样。
小姑娘现在的模样还是消瘦了些,温菀就喜欢她有福气的样子。
温菀想了想,又和阿蘅说“不想吃补药,那就不吃好了,不过接下来的一日三餐,阿蘅可得好好用饭,不能才吃了两口,就推说自己饱了,不愿意再吃饭了。”
“可是我现在苦夏啊,是吃不下去多少东西的!”
阿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但很多时候,她看到了摆在桌子上的那些饭菜,就没有用饭的想法,甚至还觉得自己不用吃就已经饱了的。
每天勉强自己多夹两筷子的菜,就已经花费了她很大的努力了。
温菀叹了口气“潍州的天气四季如春,是不会出现那种让阿蘅热的吃不下去饭的时候,就算是在夏天,阿蘅也可能苦夏的。”
苦夏本就是因为天气太过炎热,让人无法忍受,连带的吃饭的胃口都会下降,才会引发的后果。
潍州的环境最是适宜休养,一年四季的温度都没有多大的变化,是不会出现像京都那样极端炎热的天气,如此一来,阿蘅的苦夏应当是会不药而愈的。
阿蘅却有些怀疑。
她总感觉自己的身体有哪里是很不对劲的,但又找不出具体的原因。
在她看来,留在温府的杨神医大概已经是天下医术最高的人了,在此之前,她还以为医术最高的人都留在皇宫之中,结果杨神医比御医要厉害多了,在阿蘅心目中的医术最高就成了杨神医。
连杨神医都无法诊治出她有其他的病症,其他人肯定也都诊治不出来的。
阿蘅再次后悔没有细想,就启程出发来了潍州。
早知道会有今天的这些事情,她就应该拉着阿兄一起去往年避暑的德州,好歹那里离京都比较近,就是不走水路,坐马车从近道走,半个月也就到了地方。
哪里像是潍州!
光是一个来回就需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就这一次出门,得耽误她多少事情。
下一次可不能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做下决定了。
温菀又与阿蘅说了一些关心的话,就将她送到了灵鹤苑,是温大夫人特地给她安排的院子,就在温菀的菀荷苑的旁边,出了门拐个弯就能到。
直到阿蘅回了灵鹤苑的内室中,温菀离开后,她都一直没有提起段瑜之的事情。
阿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温菀还不知晓她与段瑜之的事情,亦或是她觉得那只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才会对此不发一言。
然而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阿蘅还在等着温桓给她的解释呢!
。